運輸公司派來實地察看的人姓葉。他地考察後,金銘客氣地問:“葉師傅,我想把石板堆放在山腳下的沙灘上,如何?”
葉師傅指出:“運來的石板放在山腳下沒問題,但這小石橋不行,承受不了貨車的重量,要是車毀人受傷誰負責?”
那怎麼辦?石板堆放下山腳下與堆放前岸邊有天壤之別,麻煩不說,光運輸費就會增加不少,村裏是沒錢搞投資的,恨不得一分錢當作兩分來化,能省則省,金銘遞給葉師傅一包煙,陪笑說:“葉師傅,不瞞您說,我們是貧困村,資金非常匱泛,搞個投資不容易,您給想想辦法。”
葉師傅抽出一支煙點上說:“現在是枯水期,要不,這樣吧,你們在溪上臨時搭建一座簡易橋。”
“時間來不及了呀。”金銘焦慮地說。
“無妨,兩邊用大石頭,橋麵用鋼板。”葉師傅建議。
“到哪裏弄鋼板呢?”金銘問。
“我看你們確實困難,這樣吧,我把鋼板給你們租來,每天一千元如何?”
“這?有點貴。”金銘為難地說。
“好了。”葉師傅丟掉煙頭說:“我就好人做到底,我跟他們談,租金每天減半。”
金銘知道這是一個陷阱,要是運輸時間延長,這鋼板的租金不是照樣增加回去了嗎?他沒有說破,況且找什麼樣的鋼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如將計就計。
“行,你明天就將鋼板運過來,我們馬上搭建簡易橋。”金銘答應下來,他準備跟運輸方簽合同時,要求增加車輛,縮短運輸時間。
“好嘞,我馬上回去準備,鋼板明天一準運到。”葉師傅說完,告辭回城裏。
金銘回到村部,跟黃玉萍說搭建簡易橋的事,正說著,黃碭衝進來氣惱地說:“這事沒法幹啦。”
金銘看他生氣的樣子,取笑著問:“誰把我們的領導氣成這個樣子?”
“金書記,黃主任,你們說說看,這找工程隊是要幹活的,又不是白拿錢。這招工的通知一出去,村裏的人幾乎都來報名,連八十多歲的黃大爺都要參加工程隊,他說他會幹泥水活,這叫我怎麼弄?”黃碭氣乎乎地說。
金銘聽了,思考了一下說:“好不容易在村裏能幹活掙錢,這個機會難得,大家當然要爭取,你要理解大家的心情。看來這事是需要集體討論一下,定個杠子,馬虎不得,”
“金書記說得對,村委召開會議決定。”黃玉萍表態說,她對李蓮香說:“蓮香姐,你通知一下。”
金銘回辦公室拿來筆記本,對黃碭說:“我們聽聽你的意見。”
聽說討論參加工程隊的事,村委成員一個不差地趕到會議室,已經有好多村民托他們照顧啦。金銘首先說:“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會議的議題了吧。村民們踴躍參加工程隊這是一件好事,但工程隊人員是幹重體力活的,我的初步意見:一是優先照顧出錢投資的家族;二是年齡要在七十歲以下,有泥水活經驗的人可以適當放寬到七十五歲;三是人數要有限製,如果人數太多,實行輪班製。好,我就說這些,大家發表意見。”
“那我說說我的意見。”黃俊美說:“這景區就在原棋盤岩村,應該讓原棋盤岩村民參加工程隊,就近搞建設嘛,你們說對不對?”
村委大多是原棋盤岩村人,黃俊美提出這個主張,他料定舉手表決時,他的主張會得到大多數人擁護。
“虧你還是個村幹部,現在兩村已經合並了,還分什麼彼此?我提議對全村人一視同仁。”黃玉萍反駁他。
“既然一視同仁,那原聖岩村的集體資產為什麼全村人沒有份?黃主任,你說說理由?”黃俊美針鋒相對地說。
“那是以前遺留下來的事,你怎麼同今天討論的議題混為一談,你這不是無理取鬧嗎?”黃玉萍冷冷地說。
“會上不是可以提意見嗎?你想搞一言堂,不準我們提意見?”
“你不可理喻。”
這樣吵下去還成何體統。金銘製止道:“你們兩人別吵啦,先讓大家說說意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