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薑家,榮耀孝子。
薑年鋒,送紙。
吹鼓手有兩種。
一種是吹奏“大樂”的班子,使用嗩呐、長號、大鼓、大鑼等。
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
另外一種是“細樂班子”,樂器有笙、管、笛、雲鑼等,俗稱“十裏番樂”。
而今天,薑家所用的便是“大樂班子”。
鑼鼓聲抑揚頓挫,如鬼嚎,似哀鳴。
一聲嗩呐響破天。
孝子送紙,作為第一環節開場。
薑年鋒身為薑家唯一的子弟,自然要擔此重任。
隻見薑年鋒手捧裝有香火、祭酒、紙錢的簸箕到五道“山土神之位”祭奠鬼神,其他親人隨孝子而行,按理說需要放聲大哭。
可在如此壓抑的環境下,沒有一個人能哭的出來。
每個人的心頭都是沉甸甸的。
這便是“送紙”,亦稱為“報廟”。
送紙結束後,薑年鋒等人走在墓碑前。
這是一塊總墓,代表著薑家曆代逝去族人的家園,上麵刻滿了所有族人的名字。
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贔屭。
周圍放置滿了喪榜架,以及出殯時的一切旗、傘、扇、雪柳及各種出殯時用具。
楚軒昂有些害怕。
但是,楚楚作為姐姐,握著他的小手,讓楚軒昂心安了不少。
“——掛佐錢紙!”
八字胡中年男人繼續喊道。
隻見跑出來了幾個中年漢子,手持黑漆木杆,木杆上裝有白銅如意鉤,掛上白紙一縷,上麵琢銅錢印跡。
每串三條,角相連,下端剪成尖頭、凹頭,形狀不一。
按照死者的年齡而定條數,插在墓座上,以男左女右放置。
“——立幡杆!”
三棵杉篙,上麵塗了白色粉末,杆頂裝著一紙糊的“童子騎仙鶴”。
“——上香火、祭品!”
薑年鋒與鄭嬢嬢,楚楚、楚軒昂走上前,僅此四人。
其他人沒有資格!
一起點上香火,放上祭品。
當燒紙的時候,風好像變大了,將火燒的很旺。
“是你們嗎?”
鄭嬢嬢淚眼婆娑,骨瘦如柴的手指顫動著,她還活著,小輩們卻都死了。
她,愧對少爺少奶奶啊!
還好,現在年鋒回來了,把薑家的仇,都給報了!
哪怕自己有天離開了這人世間,去了地下,也可以給少爺少奶奶交待了!
“——拜!”
薑年鋒頷首,先是扶著鄭嬢嬢跪下,隨即自己跪下。
楚楚和楚軒昂跟著薑年鋒學動作,也都跪下。
後麵的人,齊刷刷的跪拜。
半山腰的人看到山頂的人跪拜了,連忙跟著跪拜,山腳的人看到半山腰的人跪拜了,也跟著跪拜。
盡管地麵上一片寒冷。
可,沒有一個人會抱怨。
這一切,都是他們自願的,都是為了懺悔心中的罪孽。
薑年鋒跪拜在地上後,額頭與地麵親密的接觸。
這一瞬冰冷,可以讓他不斷的保持清醒。
許久,他才起身,緩緩的,身後的人陸續起身。
“——放焰口!”
放焰口,一共三道程序。
一為傳燈,先在靈台下到經台裝有兩條連貫的鐵絲,安上滑輪。
靈前放著一個木製的仙鶴,上麵有一個童子拜佛木偶,童子手中托著一個木盤。
木盤上放著三盞燈。
前後用白繩拉動,燈光是用黃白色綿紙疊好、建成菊花形,其中放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