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心最是講究水磨工夫。你每日所做的事情,挑水砍柴,念經識字,導引吐息,皆是煉心。現在既已成功拴住‘心猿’,你的心境不說至明如鏡,至少是沒什麼雜念了。要記住,煉心一事,是我輩修道之人每時每刻都要做的,不是說過了煉心關,掌握了靜坐入定的方法,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時時拂拭,不使心鏡染塵。”
遊離連連點頭,用心聆聽著師父的諄諄教誨。
“先前與你說了人體的眼、口、耳、鼻、身這五感所形成的五識,今日便講解第六感第六識:意念。‘意為心之動’,是指人的意念是由心神所生發的,這個階段的初始目標,是先控製住‘意馬’……”
璿玉子講得格外細致,“煉意這一境界,是煉氣期承前啟後的一關。到了這一境,便要正式學習本門的吐納之法。”
遊離按照師父傳授的口訣,以意念引導著從口鼻中吸進的天地靈氣,在體內循環往複,最後吐出濁氣、死氣,慢慢體悟身體在吐故納新之時的微妙反應。
眼見著這聰穎出眾的徒兒,上手極快,璿玉子頗為欣慰。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遊離運氣收功完畢,便要去準備晚飯,卻被師父叫住了。
“擇日不如撞日,今晚不在觀裏吃,進山換換口味——既然踇隅山東麵的牛毛拔不得,那就去西坡的密林中捋一捋虎須,幫你好好錘煉一下肉身。”
遊離還來不及發問,卻被師父一把拽過去,夾在腋下,然後就覺得眼前一花,周邊的景色都模糊起來。
若不是晚間的冷風打在臉上,讓他瞬間清醒幾分,遊離甚至以為自己在做夢。
——這就是飛翔的感覺嗎?
雖然被人夾著,但不妨礙遊離享受這有生以來第一次飛行所帶來的自由自在的美妙滋味。
他甚至沒有感到一絲害怕,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修行一事的期待。
在過了不知多久後,師徒二人在一片密林中落地。
環顧四周,森林裏黑黢黢的,除了秋蟲、貓頭鷹的鳴叫,再也沒有別的聲息。
遊離下意識地靠緊了師父。
“接下來,我們就在這森林裏生活幾個月,師父會教你一些野外生存的技巧。這期間,你要將五禽戲演變而成的五形拳,好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遊離一聽,心裏忍不住嘀咕:“您這是被牛王拱了屁股,心裏憋屈,把氣撒到我頭上來了?”
璿玉子聽不到他的心聲,而是問道:“你父親不是個很厲害的獵戶嗎?你且說說,這森林裏有什麼美味的野味?”
“師父,現在是晚上了,這林子裏晝伏夜出的動物並不多,但我爹說過,有一種樹兔,因為喜食草葉上的晚露,很可能會在這時候出洞解饞。”
於是,師徒二人選中了一棵大樹,蹲在不遠處的草叢裏,守株待兔。
不一會兒,璿玉子果然見到一隻肥頭長耳的灰色樹兔,在樹根部的地洞口探出頭來,四處張望了片刻,然後才小心翼翼地朝著他們這片草叢跳來。
璿玉子早就施法隱匿了二人的氣息,饒是那樹兔異常警覺,依舊落得個稀裏糊塗把命送的下場。
師徒二人在附近的小溪中,剝皮洗淨那隻足有十來斤重的樹兔,喜滋滋地生火燒烤起來。
吃飽喝足,遊離在師父的指點下,打了一套五形拳。
“有那麼點意思了,雖然力量、速度、爆發,都還差著火候。不急,慢慢來,在戰鬥中學習,在戰鬥中成長。”
夜深了,璿玉子將散發著餘熱的灰燼撥開,在上麵鋪滿枝條,然後自褡褳中取出一床鋪蓋,熟練地鋪好,再讓遊離睡下。自己卻坐在一邊,以冥想代替睡眠,順便擔起守夜的職責。
遊離躺著看了一會星空,聽著師父輕緩綿長的吐息,安安靜靜地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