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明達便依言灌了兩大口酒,臉色逐漸泛紅,胸膽開張,心頭的某個顧慮似乎真被那燒心的烈酒給澆滅了一般,隻見他抬起頭來,瞪著兩隻炯炯有神的醉眼,下定決心道:
“牛娃,你不是爹娘親生的。”
說完這一句後,遊明達反倒生出一股如釋重負的輕鬆感。然而終究是有些心虛,不自覺地就低下頭去,不敢再直視“兒子”那雙清澈如水的眸子。
他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對遊離說出真相,主要還是因為這孩子身上的那個特質,隨著修為的增加,越發的明顯了。而孩子媽卻一直反對他說出真相,讓他忍不住懷疑,當初讓這孩子拜師學道,推他走上一條艱險的道路,究竟是對還是錯?
等了好一會兒,不見“兒子”有回應,遊明達抬起頭,卻發現遊離正平靜地看著自己,眼神清亮,一如平常時候。
“你……早就知道了?”
遊離點點頭,大方承認道:“去年開始修心煉心,念頭逐漸通達,慢慢想起了一些事。”
“果然是這樣麼?”遊明達猛喝了一大口酒,心緒飄遠。
當年在後院門邊發現繈褓中的遊離時,遊明達就對他那雙深邃如星空的眸子印象深刻。他看著懷中的孩子,孩子也定定地看著他。四眼相對的瞬間,遊明達腦海裏便有些恍惚,疑惑、恐懼、懇求、不甘、憐愛等各種情緒,從那對眸子裏紛至遝來。
“那是文德十七年的事,我和你娘經曆失子之痛的第四年。你娘見到你,喜歡得不得了,認準了是老天爺賜下的福緣,堅持要收養你。”
遊離接過父親的酒,喝了一大口,靜靜地聽著。
“你娘的本意,是想等到你成家之後,再告訴你身世。但我永遠記得那日抱起你的情形,覺得你肯定不是尋常人家孩子,身上說不定還肩負著什麼責任,不然誰會舍得將這麼好的娃兒丟到這荒山野嶺來?
“直到璿玉道長的出現,事情就有了轉機。我覺得,這是個可以改變你命運的機會。爹娘沒什麼本事,隻能盡一切可能幫你抓住機會,等你修煉有成,就有能力自己去尋找答案……”
遊離打斷道:“萬一我不想尋找那個所謂的答案呢?”
遊明達頓時語塞。
遊離將酒袋遞上去,笑道:“您和娘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給我的疼愛一點不少。在我眼裏,你們才是我的親爹娘。”
遊明達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卻已老淚縱橫。
父子二人又說了些體己話,過了許久才發現雪下大了。
正待起身離開時,遊離忽然給了父親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遊明達會意,不動聲色地站起身,佯裝收拾弓箭和背囊。
隨後突然急速轉身,挽弓,搭箭,拉弦,放箭,一氣嗬成,朝著幾十丈外的密林中射出了一記力道十足的冷箭。
然而眼見那一長箭瞬間飛入林子中,卻如石沉大海,沒了半點動靜。
父親的箭術有多好,遊離最清楚不過了。剛剛林中的動靜雖然極其輕微,但根本逃不過父親這樣的老獵戶的耳力。
這一箭落空,意味著什麼,兩人都心知肚明。
遊離暗中放出一股念識,試圖去感知一箭之外的動靜。
念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五識之外的第六識,由意念所產生。通過人身五識之根而與外界接觸,因而它既可以由心神控製,也容易受五感五識影響,但卻是比五識更為純粹的精神念力。
念識一出,遊離果然察覺到林中有一縷微弱但十分清晰的意念活動。於是不緊不慢地捧起一杯剛煮好的苦雲杉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朗聲道:
“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