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黃帳會談之中,隨太祖做出的讓步啊。若非有事涉凡俗界的大事,否則朝廷是不會摻和修行界的事的。”
見在場的三人都低頭沉思,劉在頓時覺得自己似乎說得太多了些,一時覺得有些興味索然。在又關照了幾句後,便領著遊離和遊大山告辭。
三人慢慢挪步到門口,卻沒有等到期待中的留客聲,皆悻悻然、怏怏然地快步離開了大都督府。
來到大街上,城中巡防營的軍卒正帶領沿街商鋪夥計,一起掃雪。
劉在看著忙碌的街景,歎道:
“寇毅那廝,端的不通人情世故,淨顧著想事情,都不留人吃早飯。害我白為他廢恁多唇舌了。”
遊大山聞言,忍不住要為自己的真正東家辯解兩句:
“雖然安西路的百姓,有不少在暗地裏罵元帥是‘人屠’‘屠夫’,其實也有不少當年幸存下來的老人會念他的好,認為他是替天行道,替本城數萬怨魂報仇雪恨了。”
說完,又察言觀色一番,很狗腿地附和道:
“不過,劉前輩說得也很在理。再怎麼說,元帥也該留飯,我倆輩分小,但前輩麵子大啊,又是修為高強的大修士,這都敢怠慢,難怪當年尋仙訪道兩年多都沒有收獲。”
遊離聽得又想翻白眼了,覺得自己實在很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這位兄長,看這馬屁功夫,比起修道資質,實在要算得上天賦異稟了。
劉在雙手放到腦後,欣然受之。
遊離無奈道:“接下來幹嘛?”
遊大山伸手架在他肩膀上,笑嘻嘻道:
“當然是先填飽肚子啊。我知道一家早餐鋪子,安西饢餅做得很地道,腐乳醃製得絲毫不比梁州城差!要不要去嚐嚐?”
見他自稱“老安西”的樣子,遊離心酸之餘,也受到感染,莞爾笑道:
“聖山縣鄉下好吃的東西實在少,這次難道進城,是要好好嚐嚐。”
“原來道心小道長從聖山縣來啊,其實我也算是半個聖山縣人哩。當年要不是跟親生爹娘走散了,說不定也是個鄉下小子咧,嘿嘿。”
“鄉下除了吃得差點,見識得少些,也沒什麼不好的。倒是遊兄你,從小流落在外,吃過不少苦吧?”
聽到這裏,遊大山滿不在意道:
“當時我也就四五歲,倒也記事了。跟爹娘在難民潮中失散後,一路討飯,渾渾噩噩地進了聖山縣城,被一個姓莫的茶商看中,帶我到安西城賣點散茶。隨著戰事持續吃緊,他的營生也難以為繼,就將我賣給保安鏢局。”
“不想親生爹娘嗎?”
“夜深人靜的時候,當然會想啊。特別是剛走丟的那會兒,本來還好好的,突然間就天塌下來了似的,動不動就哭。而且放眼四周,身邊都是遭難的窮苦人,誰也顧不上誰,偶爾有好心人勻一兩口吃的,才勉強支撐了下來。現在回想起來,還會後怕。可在當時,自己反正也不懂事,迷迷糊糊地跟著人群走,除了偶爾會想念爹娘外,反而沒覺得多可怕。”
“會怨他們麼?”
遊大山聞言,沉默了片刻,似乎當真在好好思索著這個問題。良久,才回道:
“其實,小時候是想念更多一些。可等到大了一些,特別是被賣到鏢局後,每天打雜、練功,雖然有吃有住,生活條件好了,反而怨念更多。不過,等到去年開始跟著鏢隊走鏢,自己掙錢了,偶爾就會冒出‘當年爹娘其實比我更傷心、更絕望吧?’的感覺,這麼想著,似乎怨念就少了一些。”
“能這麼想是對的。”遊離笑道,“你這種心態,倒是適合修道。”
“真的?”遊大山聽得眼前一亮,露出滿滿的期待。
“真的!不信你問問我師兄。”
遊大山當真抬起頭來。
劉在微微轉頭,瞟了一眼,說道:“若能記住先前我對你說的話,就勉強還能救救。”
遊大山滿心歡喜道:“修心煉性是吧?我會好好努力的。”
三人穿街過巷,在一間不甚起眼的小鋪子前落座,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飯。
“接下來去哪兒?”遊大山抹抹嘴,問道。
劉在看向遊離。
遊離想了想,說道:“去一趟城隍廟吧,還願去。”
路上,遊大山忍不住好奇問道:“道心小道長,你在城隍廟許了什麼願啊?”
遊離笑道:“一個關於尋找的心願。”
走到城隍廟時,已是辰正時分,三人排了一會兒隊,便各自買香敬拜城隍老爺。
出得大殿門口,遊離反問道:“遊兄,你剛剛許了什麼心願?”
遊大山眨了眨左眼,神秘道:“一個關於尋找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