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心花怒放(2 / 3)

說完,氣急敗壞地摔門而去。

被這意外的小插曲一攪和,遊離心中的一口不平之氣也撒了出去,瞬間冷靜了不少。

他再次感知了一下丹田,發現炁海還是被封得死死的,真炁無由得出,經脈受阻,一身神通再也無法施展,就連符籙都沒辦法使用。

試了半天依舊無果,遊離便有些泄氣。歇了一會兒,又嚐試運轉傳心術,發現神識居然還能釋放出去,雖然受到的影響也不小,但好歹還可以正常運轉。

又嚐試了一會兒,遊離終於摸清了自身的狀況。

《天心訣》作為一門純粹的元神修煉法門,其實對丹田炁海的依賴度極小。尤其是第一重境界的傳心術,竟然可以完全不受丹田影響地使用。

在這之前,他一直習慣於借助丹田內真炁的運轉所形成的巽風,來催動泥丸竅中的神識之力。

這次意外地發現了《天心訣》的這一秘訣,才想起心相師叔祖所說的“心者,一身之主,萬法之根”的真切內涵。

凡人修仙證道,有頓悟和漸悟之分。

仙道一係的“逆轉成仙”之途,便是典型的漸悟之法,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修煉,一點一滴地感悟天地大道,踏踏實實地攀登大道險峰,這是世間九成九的修仙者所尊奉的修行之道。

至於頓悟之法,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外在的機緣、自身的根器和悟性,缺一不可,是比漸悟更加難以達成的一種修行之道。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世間千千萬萬的修道之人,勤勉修煉,點滴積累,其實正是想通過漸悟法門,來獲得那個難以捕捉的頓悟之機。

這是一個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急不得,也快不得,隻能通過按部就班的修煉,來達到那個“萬一”。

此時的遊離,卻在這個陰冷潮濕的地牢內,意外地迎來了對於《天心訣》的某種頓悟過程,還真有些因禍得福的意味。

一直以來,在《天心訣》的修煉上,他其實處於無師可求的狀態。自家師父璿玉子,雖然因為修為足夠高的緣故,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釋疑解惑,卻因為他本人沒辦法修習這一功法的緣故,總有隔靴搔癢之感。

至於師兄劉在,無論是修為還是見識,都比師父璿玉子要差不少,隻能在符道一途上給遊離一些經驗之談,能教的東西就更少了。

再加上璿玉子突然中途閉關,重重因素導致遊離在築基期這個正需要打牢根基的重要階段,失去了師長的良好教導,因此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彎路。

這次的頓悟,來得可謂及時。

遊離趺坐在地,將《天心訣》第一重境的心法口訣溫習了兩遍,果然又有了新的感悟。

以前在使用傳心術,向外釋放神識時,他就曾有過一個想法:念識化神後,修士在向自身以外釋放神識時,其原理其實與蝙蝠向外釋放超聲波類似。

不過,當時這個念頭隻是轉瞬即逝,並沒有被遊離放在心上。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裏,就覺得這種理解方式太正常不過了。畢竟,人們在認識新事物時,總是習於通過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去套新發現的現象。

但是,遊離也是直到現在才意識到,自己曾經走入了怎樣的一個誤區。那就是,對於保留了一部分前世記憶的他而言,像蝙蝠超聲波這樣一種近乎常識一樣的知識體係,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卻是完全無法理解的。

在這個擁有大量修仙者的世界裏,人們對於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界的認知,還處在比較粗放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