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前幾日的堂辯之後,遊離便一直安心待在道正司內研習剪紙成兵符。
現如今,他已經掌握了木、土兩種屬性的剪紙成兵符,且都是八品符籙。
木行剪紙成兵符已經在實戰之中驗證過了,可以與凝丹期修士(雖然壓境偽裝的)周旋一二,而能不被第一時間發現,頗為實用,實在是居家避禍、旅行逃命的必備良符。
至於土行剪紙成兵符,理論上要比木屬性版的更加實用。畢竟除去一些極端情況,修士之間的鬥法,大都是在地麵上進行的,如此一來,土行符遁術就大有用武之地。
在心中推演數遍,確認無誤後,遊離準備找個地方去試一下效果。然而城內不得隨意鬥法,要嚐試就得出一趟城,奈何他現在是“戴罪”在身,沒辦法隨意走動。想來想去,還是得去找一趟副道正宋修。
於是,出得西廂房客院的圓洞門,迎麵卻撞見了有陣子沒見的姬居。
寒暄一番,遊離問道:“道長,看你形色匆匆的,是有什麼急事嗎?找人?道正司我還算熟悉,可以幫你。”
姬居得了劉在的關照,城南踇隅河邊發生的事不得向遊離提起,所以也不多話,隻是笑眯眯道:“道心小友有心了,貧道趕著去閉關衝階,就不勞煩你了。你該幹嘛就幹嘛去吧。”
言畢,也不待遊離接話,就徑自往院內而去。
遊離搖頭竊笑道:“老賭鬼居然不再想著翻回賭本,倒知道忙正事了,也是難得。”
隨後,隻身來到前院道正司點卯辦公的院子,正好遇到那位姓譚的知客,遠遠打個稽首。
譚知客是個年紀在四十五歲上下的中年漢子,因無修行天賦,隻是個持牒念經、負責接待訪客的俗道。是以,麵對遊離這樣入了修行的修士,表現得頗為恭敬,笑著招呼道:“無量壽福!道心道長,你要找誰?”
遊離道:“譚知客有禮。我找一下宋副道正,不知他可有空?”
“副道正大人正與監院師叔談事情,道長若無急事,可隨貧道在知客堂稍候。”
“也好,有勞。”
“道長客氣了,且隨貧道來。”
之後,遊離便跟隨譚知客進了知客堂,由其作陪,喝茶聊天。
“對了,譚知客,不知監院一職,在道正司內是何地位?小道乃子孫廟出身,對於十方叢林各廟觀的情況,了解得還不多。”遊離問道。
“在道門十方叢林中,廟與廟之間是不一樣的,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最高一級的道廟,便是道錄院所在的天慶宮,總攝天下十方叢林事;次一級便是各路的地慶觀,這一級的情況比較特殊,一般不單獨設觀,而是由各路首州的道正司地慶觀兼任,比如咱們安西州道正司,就掌管著安西路七州之地的十方叢林各廟觀,比其餘六州的地慶觀高半級;再次便是縣一級道會司所在的人慶廟,主管本縣內的各個道廟。”
譚知客耐心解釋道:“根據道廟規模的不同,又會分設不同的執事。一個香火旺盛、職能齊全的道廟,通常設有方丈、監院,以及其下的‘三都五主十八頭’等執事。其中,方丈是一間廟觀的門麵,並不管具體事務,隻專心傳道,通常由上一級宮觀派遣。至於監院,便是一間道廟的總管家,下麵的三都、五主、十八頭,都歸監院管理。”
遊離聽了半天,終於加深了對十方叢林管理體係的了解。於是問道:“那麼,咱們道正司地慶觀,與前院的城隍廟又是什麼關係?”
“嚴格說來,城隍廟應是咱地慶觀的一部分,廟內的廟祝、試經道童等奉神執事,都是從地慶觀挑選出來的。之所以對百姓宣稱是城隍廟,而不是地慶觀,一則是因為城隍爺負責一城百姓的生死安危與禍福,應當被推出來讓老百姓崇信;二則是為了淡化道正司的存在感,不與城隍爺搶風頭。”譚知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