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首都,龍科院,一隊車隊到達了龍科院庇護所門前,守衛看到後,走上前去,在檢查了手續之後,通知了內衛,
過了一會,一隊內衛到達了現場,從護送小隊的一名隊員手裏,接過了手提箱之後,互相敬了個禮,
隨後,內衛利用量子掃描儀檢查了手提箱,確定手提箱沒有問題之後,打開個人終端,確定接收成功後,護送小隊隊長打開個人終端,上麵顯示任務完成,然後護送小隊開始返回,而內衛則帶著手提箱進入研究所內。
進入研究所之後,龍科院專家從內衛手中接收手提箱之後,就回到了實驗室,
在實驗室裏麵,一群相關專家圍在一起,打開了手提箱內的硬盤,看著上麵的資料,不斷的感歎著。
看到石墨烯鋰離子電池內部的特殊結構,能源專家感歎其中的奇思妙想,
看到全息平台的資料,結合使用視頻,裏麵幾項技術用到的技術讓這些研究人員覺得豁然開朗,
其實除了電池技術,其他的如電動航空發動機,全息平台等技術,在弱人工智能開發出來之後,已經快要開發出來了,隻不過一些關鍵技術難倒了研究人員,
在看到陸晨的實物以及研究資料之後,就像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立即就知道該怎麼解決了,
其中陸晨的航空發動機不僅僅隻是電力帶動電機轉動螺旋槳提供動力那麼簡單,內部還有著變速裝置,不然到時候戰鬥的時候不能加速不就涼涼了?
而陸晨因為之前接觸的知識的局限性,其他的高新儲能電池隻是知道一個名字,其他的一概不知,所以隻是利用鋰離子與石墨烯結合產生了這種高能電池,
但是龍科院不一樣,這裏有著前沿的電池技術,雖然隻是在實驗室中製備,但是降低一些性能之後,在參考陸晨的這種石墨烯電池結構,完全可以製造出來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為以後的大型設備鏟除了一個攔路虎。
目前陸晨的這個技術使得電池密度達到了200WH/g,這麼一看感覺不高,但是換算到每千克就是200度電,不過資料裏麵也提到了這是在實驗室裏麵製備的情況,如果大規模生產的話,可能會有所減少,但即使是這樣,使用一噸的電池,就能夠存儲20萬度電,大規模生產最低也有15萬度電,所以如果使用在大型運輸機上麵可以做到滿載上萬公裏的航程,戰鬥機上麵作戰半徑可以達到四五千公裏。
兩天後,研究人員吃透了電池技術之後,開始到就近的電池廠改造生產設備,同時向各地研究基地發送改造方案,讓各地可以用上這樣的高能電池。
在批量生產出來一批電池之後,研究人員測試了一下,因為批量生產的原因,這批電池的平均密度在150度電每千克,所以還是很客觀的,雖然損失的有點多,但是能量密度還是很大。
又過了幾天,在首都的空軍製造基地,一輛運-20靜靜地躺在機庫裏麵,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改造,
現在運-20已經被拆除了動力裝置,加裝了1噸重量的新型電池,充滿電量後能夠儲存15萬度電,在重新安裝了龍科院設計的電動航空發動機之後,準備進行試飛,在經過緊急改造之後,今天終於要開始測試了
第二天上午九點,機庫的大門緩緩的打開,一架運-20緩緩的駛出,隨後到達了跑道,此時的機場跑道經過了特殊改造,所以不需要擔心結冰的情況,
隨著一聲令下,運-20緩緩起飛,升空後,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飛起來之後,運輸機開始加速升空,很快就上升到了萬米高空,因為密封性做得好,高空中的火山灰無法進入傳動係統,
——————
經過了一係列的測試之後,運-20返航了,降落之後,停在機庫裏,研究人員上來檢查,最後經過一晚上之後,第二天,測試報告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