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畫麵中,沙漠方舟號采集到的氦三數量也在被實時播報,當第一公斤氦三被送入儲存倉庫的時候,數字由零跳到一,馬斯克等人的心髒,也隨之噗通一聲。
隨後…
噗通~噗通~噗通…
咬了咬牙,謝爾蓋痛苦的轉移視線,不再去看直播畫麵,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高原竟然把牽引力光束,這種變態級別的生產力工具給搞出來了。
任何一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人,都清楚知道牽引力光束的偉大意義,它是人類手臂的延伸,是強大的物質控製工具。
雖然牽引力光束不像精密機械臂那樣靈活,能完成納米級超精度儀器組裝,但牽引力光束可以伸展更遠,控製重量驚人的物體。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隻要牽引力光束能量足夠強,甚至可以抓住一顆行星,然後丟出去,在太陽係裏打保齡球。
當然了,這隻是理論上,實際應用中,牽引力光束如果能達到工業級別,提升輕重工業效率,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你們看,木星大氣已經擴散到沙漠方舟號內部了。”
“沒關係的,沙漠方舟的駕駛員是人工智能零,所以高原這家夥根本不在乎氣體外溢,隻要不對船體造成損壞就好了。”
“哎,還真是一招鮮吃遍天呢,現在才發現,好用的人工智能竟是如此厲害,無人飛船除了功能,什麼都不用在乎,食物,淡水,氧氣,哪像我們,研究個載人飛船用的馬桶,都花了幾千萬美元。”
“高原這家夥看似簡單粗暴,其實卻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它造的東西不一定好看,但肯定好用,這一會兒的功夫,好幾百公斤氦三裝進倉庫了。”
“這還隻是資源采集的最初階段啊,人工智能在不斷收集數據,調整效率,離心機也沒有進入全速工作狀態,過兩天,沙漠方舟號的效率應該會更高。”
“裝滿二十萬噸氦三,然後返回地球,天呐,隻要想想這件事,我就覺得自己要瘋了,一船二十萬噸,五船就是一百萬噸,除去采集時間,來回航程隻需要十天,這還怎麼和華夏競爭?”
“看來高原渴望的能源自由,真就要實現了。”
畢竟是全球頂尖大佬,眾人雖然震驚到了極點,但也沒怎麼大呼小叫,很快他們就收拾起心情,用壓抑的聲音相互念叨。
沮喪和悲觀總是在所難免,畢竟差距越來越大了。
最氣人的是,你要說華夏多麼強勢,多麼咄咄逼人,還真沒有。
因為華夏出了高原這奇葩,和之前科研界緊盯西方的情況不同,高原和西方沒什麼關係,不合作,不往來,不在乎。
高原的黑科技產品,除了少部分不上市的核心產品之外,西方如果真想買,也是能買到的,隻不過要加錢,費點周折而已。
但弄到手之後還想找高原售後服務,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從來就沒進入過西方市場,誰賣給你們的,你們找誰去。
這就很尷尬了,西方憋著一股勁,要和高原一爭高下,高原眼睛裏卻隻有華夏這一畝三分地,從來不接招,給人西方一廂情願的感覺。
不是合作關係,也不是競爭關係,事實上,無論高原幹什麼,和他們根本就沒關係。
……
“烏拉!”
“萬歲!”
“已經一千公斤了,我們已經從木星開采到一噸氦三了!”
“牛逼!這效率實在太牛逼了!”
“萬萬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親眼看到我兔向木星進軍!”
“爺青回!簡直像在看科幻電影一樣,小時候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我們的口號是?”
“搶錢搶糧搶木星!”
“我們的口號是?”
“搶錢搶糧搶木星!”
彈幕爆炸般迅速刷新,所有人都為從木星開采到第一桶氦三而興奮,同時對未來充滿無數美好的希望。
一個獨屬於華夏的星際時代,正在無可阻擋的滾滾而來,每一個華夏公民,仿佛都感受到了宇宙那撲麵而來的幽暗和冰冷。
盡管如此,但沒有人恐懼退縮,因為經曆過無數慘痛的教訓,無數次回顧曆史之後,人們終於明白在文明的道路上,隻有前進才是唯一的方向。
羅馬人,亞述人,腓尼基人,巴比倫人,已經成為曆史的文明無一例外化作灰燼,成為教科書裏後人學習的素材。
華夏人會怎麼看曾經無比輝煌的古羅馬帝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