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景辰(1 / 2)

又見景辰

這場大規模侵略和反侵略戰爭隨著莫傾城的心碎離去而陡然宣告結束,就像突然畫上的休止符一樣,一切戛然而止,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而後一切都在史書中被浩蕩描述,大楚女帝萬俟梟長鞭一甩強行攻城,楚軍有若天上神兵,洶湧攻城,喊殺聲四起,血染城牆。那一戰,秦軍多數戰死,剩下的都嚇破了膽,乖乖做了俘虜。萬俟梟順利收編了降兵不說,尤其是降兵獻上的秦軍武器神機弩製作圖,更是讓楚軍勢力大大加強,一時之間大有問鼎天下軍事鼎盛四國之勢。

更讓人驚喜的是,原本戰後都應當是戰火燎原,民不聊生,百廢待興的,可是因為莫傾城那女人慣性的善待人民政策,居然讓楚地的百姓生活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動搖根基,這讓萬俟梟對莫傾城不爽的同時又總算有了那麼一點點的認可。

幾十萬大軍內部整頓慶賀了一番,萬俟梟照例對前來參戰的各地駐軍一一論功行賞之後,她一紙詔書解散集結的大軍,譴其各回駐地,並昭告天下臨時放各地士兵歸家務農,勿要誤了春耕農時。這句漂亮話一下子獲得了一大片的民眾支持聲音,萬俟梟一下子豎立了一個愛民如子的光輝女帝形象:戰時,她親帥全軍保家衛國;戰畢,她關注農耕,愛民如子。在朝廷刻意散出的文人托兒的起哄下,民間歌功頌德聲一片。

麵子工程做足了,萬俟梟帶了精挑細選出來的一萬精兵回了帝都。

一回到帝都,迎接她的就是尺牘勞形。那一堆堆的折子,堆了足有數尺高!還是分了三摞來堆的!萬俟梟看得隻覺頭大如鬥。還好當初在壑兼王府受過管家訓練,萬俟梟把折子按來源分類,再往細按事情巨靡分類,最後用了三天才算閱完,兩個眼睛都掛上了大大的黑眼圈。

淩晨的鳥雀兒嘰喳叫起,在枝頭蹦蹦跳跳,萬俟梟打了個哈欠,伸展了一下僵硬的筋骨,把最後一本折子耐著性子看完,丟在桌案上,起身準備吩咐書房外伺候的公公準備早朝。

沒等她出聲,門外的伍公公先出聲了。他尖著嗓子恭敬稟報道:“啟稟皇上,禦書房外信一求見。”信一是情報信務集團的一號頭子,底下按照序數按級別一一往下排列。而情報信務集團隻是整個情報網其中的一條線。這是顧青城留下的強大的無孔不入的刺探情報的機構,現在都被萬俟梟順利接掌。

萬俟梟宣見了信一後,信一一進屋子,就朝萬俟梟跪下見禮,而後麵色嚴肅直入主題道:“皇上,臣得到可靠消息,秦羨在歸秦途中墜馬,至今昏迷不醒,生死未知。”

“哦?”萬俟梟激動得站了起來。

信一伏地叩拜:“千真萬確。微臣有多方證據指向此結果,今日一得到確切消息就立刻來稟報聖上了。”

“善。賞。”萬俟梟壓下心頭那一瞬間的慌張,鎮定的大加賞賜了信一。

信一離開後,萬俟梟手上絞著鏤鳳金釵,心裏躊躇著秦羨墜馬這麼重要的消息該如何利用。是趁機進攻大秦?還是先扶持外強中幹的大秦,聯手滅掉周圍的不穩定因素,再翻臉吃掉它?又或者……什麼不幹,先靜觀其變?

萬俟梟手指再梳妝台上寫寫畫畫,心裏沒來由的煩躁得厲害。似乎現在就吃掉強秦是最好的時機,可是另一麵,現在大楚農耕正忙,且剛剛下了放假詔書又突然變卦有損帝王信譽,再次開戰不好,很不好。同時萬俟梟心裏麵又很想知道秦羨這廝到底死了沒。反正,是種很複雜很微妙的心思。既希望他死了,又希望他還是別死。

麻煩!

萬俟梟扔了被絞彎的金釵,想想幹脆順手扭成螺旋狀,相信回頭一定會聽到管理珠花的宮女的尖叫的,嘿嘿。

萬俟梟做了壞事之後,心情好了許多。

上朝的路上,萬俟梟走的長廊會經過議園,這是朝臣上朝前等候的地方。皇帝早朝會從此路過這種宮廷路線設計也是為了更好的監視群臣動向。萬俟梟走過此地的時候,就正好聽見裏麵在議論。

議論的人很多,聲音很雜,但主要是分兩大派係。引起議論熱點的事情是,秦軍侵略楚國失利之後,柔然趁機南下大秦,秦帝秦羨立刻班師回朝,抗擊柔然,並在艱苦的戰爭中逐步取得優勢,眼看勝利在望。那麼,這個時候大楚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如果楚國決定趁機出兵在秦國背後狠砍一刀,還是大有賺頭的。如果楚國不出兵,講究君子禮儀之道,也占了聖人君子美德,天下名聲就不可同日而語,想來會有更多仁義賢能投奔。故而兩派爭執不下。

戰,還是和?

萬俟梟自己心中也煩擾的問題,卻因為朝中這另一碼事情又牽引出來,在金鑾殿上爭執不下,最後一致請女皇評理決斷。

萬俟梟沉吟良久,最後仰頭去望大殿頂上,漆金大梁下懸吊的巨大黃金球。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一般懸在頭頂,傳說若不是真命天子登上朝堂,必定被金珠砸下當場腦漿迸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