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世不周全 不是缺兒女就是缺吃穿. 第七章,雪玉梅.(1 / 2)

第六章,人世不周全不是缺兒女就是缺吃穿。

康家無論多強勢,上帝也會給他造就一定的缺陷。康家老二康二功,人長的小巧玲瓏的樣子,小時候也上過幾天學,他自幼聰慧讀書是塊兒料子,無奈當時家裏窮供不起他讀書,便早早地輟了學,又因為他先天的一隻眼大一隻眼小,便一直沒有成家。

有康大功在康二功自然也不受罪,他除了在大隊裏有固定的幹部職位,那時村裏吃食堂飯或者年複一年的八龍大壩工程,康二功是欽定了的食堂管夥的,灶台掌勺的,會計,保管······,一年三百多天他的這種工作其碼有二百天,俗話說“大旱三年餓不死勺子頭”,就是說的康二功這種人。

康二功管夥的權力是相當大的,管夥兼管現金,兼管出納,兼管會計,兼管采購。每年的這種工作一來,他便在生產隊的帳上取走相當的錢,然後往布袋兒一裝,一天下來是花出去了兩毛還是花出去了兩塊,從來不記帳,一直到布袋兒裏的錢花完了便在隊裏的帳上再取。

凡是給康二功一起做炊的任何一個人,從來沒有一個問過這裏麵的事,還總有人稱讚他真能幹,夥管的真美!不過整個蘇家屯,乃至整個公社都知道他的做法,都管他叫“布袋兒帳”。

這一切康大功是心知肚明的,他不單單是為了二弟的好吃好喝,他更關心的是給他啥時候能成個家,這個準二弟的媳婦在那裏?

“食堂飯”是共產主義社會農村的一個組成部分,已經是我們這個社會大詞典裏一個固定響亮的名字。吃“食堂飯”就是全隊的社員集中在一個食堂裏吃飯,體現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遠大理想。

蘇家屯村共有七百多口人,都集中在蘇家祠堂裏搭夥,那食堂的總管便是康二功,在那吃不飽飯的年代,康二功的作用之大是顯而已見的。

現在講康二功是廚師長兼總務長。他的手下是經過隊委會推薦,既麻利幹淨,還得是有頭有麵人家的婦女。

蘇家祠堂大院裏共設計有五個灶台,康二功旗下共分五個小組,統一有他分發食材和所需的一切物品。

那一天雪玉梅在街頭碰見康大功遠遠地走來,她本能地放慢腳步用眼睛的餘光掃射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她選擇了一個離自己最近的小巷子就要拐進去躲著康大功走開。

“嬸子”,雪玉梅清晰地聽見康大功的聲音,因為康家人在蘇家當長工的時候,同齡的人自然是要低一個輩分的,所以康大功就管她叫嬸子。

雪玉梅扭回頭,看見康大功徑直朝自己走來,康大功的眼光告訴她就是喚自己的。

雪玉梅連忙轉過身,這時康大功己來到了她的麵前。

“嬸子,食堂裏要幾個做飯的,你去吧,你的茶飯做的好”,康大功並沒有太過認真的對雪玉梅說。

·······

雪玉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目送康大功遠去,半信半疑的朝小街的另一端走。

“嬸子,後響你去食堂吧,大家集中一下分分工,村裏屬你的茶飯好”,雪玉梅抬頭看見康二功在小街的盡頭站著,似乎在等自己。

雪玉梅用感激的眼光望了一下他說:“功,我的茶飯那裏會好?你哥給我說過了,我拾掇拾掇吃了響午飯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