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地裏種的作物是很單一的,隻有紅薯、小麥、玉米和棉花,到了七十年代中後期,土地上開始種油料作物了。康大功讓生產隊在南坡種了十幾畝的花生,平時都有林業隊的人看守著。成熟的季節林業隊的人是出花生的主要人員,另外的一些人便是薛老喜在康大功的默認下派出的那些得勁兒的人,因為花生的產量很低,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去那地裏出花生的,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怕人多吃的也多。
每天去出花生的人都有薛老喜領著在西場拿上幾條布袋去地,到了地裏有人在前麵刨,有人在後麵摘,弄的幹幹淨淨的裝進口袋。一個個口袋裝滿了,那口袋的口便紮得緊緊的又拉到西場的倉庫裏,從沒有見過隊裏的社員們分過花生。
當花生出完後,薛老喜便根據生產隊裏人的戶口在那花生地上撒上白石灰,分成全隊人家的若幹份,然後才讓社員們進那地裏進行複收,在複收花生的那一天,全隊的人都是很興奮的,一家老小有的都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籃子朝南坡湧去,他們都像雞子刨食兒一樣一天又把那十幾畝地翻了個底朝天,那複收的僅有的花生才是蘇家屯老百姓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