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矛與盾(1 / 1)

那個年代,康大功的思想猛然間受到了社會潮流無情地衝擊,他思想上原本根深蒂固的東西一夜之間摧枯拉朽般地倒塌了,他竭斯底裏,他徹夜難眠····,但無論怎樣的憤怒和仇恨,在蘇家屯他康大功真的有一點力不從心了。

當今社會的英明就是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生活的新秩序,並且這種新的秩序在不斷的補充和完善著以適應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對現實生活相符合的思想。若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像康大功這種遇到如此大的社會變革的人,他會好無顧慮。但如今社會前進文明了,就是再拿根繩子去捆人,抬手去打人,康大功已覺得那便是老虎吃天無法下口了。

廣播悄然的被一些美妙的音樂和廣告文藝代替了;街上男孩子也都敢穿紅掛綠地留著長頭發竄來竄去了;公社還是按時間給蘇家屯送一場電影,那電影絕不是前幾年那《春苗》,《審椅子》、《智取威虎山》,而是《小花》,《遲到的愛》·····。原來放映電影的師傅總是等他講了話才開始放映,可近來他從內心也不願去那電影場上講話了,那師傅也不等他來就開始放映了。

糾結歸糾結,仇恨歸仇恨,康大功心裏清楚,社會上的很多事情他是管不了的,但蘇家屯和康家這個大家族裏,他是有責任有能力管理的,他一定要讓它按照自己的設計往前頭走。

自從康素貞那次鬧了一次不上學,近一段在老師和同學,還有自己要好的鄰居們勸說下,她一直沒有再說過不上學的事,按照康大功地設計,隻要她堅持把這兩年高中念完,無論世事如何地變幻他都有能力給貞貞找一個大學上。在他的前半生,那市裏的師範學校就像是為他康大功開的一樣,每一年他想讓蘇家屯誰去上誰就去上,他不高興了就說今年沒有指標。就連國家的軍隊也是他想讓蘇家屯誰去當兵誰就去當兵,他不高興了也是那句話:今年當兵沒有指標。

這個康素貞是自己的親閨女,那麼一個大的師範大院接收他的一兩個親閨女是寬寬有餘的。到了那個時候,一個閨女家就是一門親戚,他完全相信可以給她找一個體麵的婆子家,讓閨女繼續在他的嗬護下過自己最完美的人生。

但是康大功不知不覺中發現近來她的閨女康素貞少言寡語了,他認為閨女大了,有些事情是該由自己做主的時候了,該有自己獨立生活的空間了,想到這裏他的內心深處便會有些許的自豪和成就感。

有一個星期天芬芳在院子裏洗衣裳,讓他去貞貞的屋裏把她的枕巾和換洗的衣裳拿出來一同洗一洗,那天他走進那個小屋,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貞貞床頭的牆上貼著一張大大的照片,那照片上一個清純的男孩子在對著屋門笑,那個男孩子不算漂亮,但異常的有精神,那嘴,那鼻子,那眼睛他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來那是誰·····。

當他去床頭拿枕巾和衣服的時候,發現枕頭的裏邊放著一本厚厚的書,那本書已經被揉的軟軟的,封麵上寫著《第二次握手》,他好奇的掀開封麵,第一頁便是兩個緊緊相擁的年輕人,從發型上看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的身影高高大大的,因為是1/4的側麵,一點也看不清楚兩個人的眉目和表情····。

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在康大功的心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