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啥勒”?一邊的康素貞問道。
“我得去找張書記”,蘇老二慌慌張張地說。
“現在不能去,明天再去”,康素貞起身攔住他。
“不中,非得現在去”。
“你不睡人家也不睡?這樣三更半夜地去敲人家的門,人家是會討厭的”。
“不會,他不會討厭我”。
“那你給我說說是啥事”?
“貞貞,你已經好了一輩子了,你從來沒有問過我的任何一件正事,我隻能告訴你這是一件正事”。
“那我跟你一起去”,康素貞好像在乞求他。
“不合適,也不必要,就這百二八十米的距離,你不用擔心”。
········
蘇老二很快又來到了鄉政府,他喊開了張書記的屋門,張書記吃驚地看著他:“你喝多了”?
“沒有,我找你有關緊的事”,蘇老二說。
張書記連忙把他讓進屋裏:“啥事這樣的緊”?
蘇老二說:“關於縣人大代表的事我是不要了,但這個指標不能給別人,除此之外,我還需要一個,給這兩個人每人一個當縣人大代表的機會,於情於理,於法律法規都是非常恰當的”。
“啥”?張書記吃驚地問。
“你別慌,叫我給你說說,你聽聽看看應該不應該”。
蘇老二就靠在張書記的靠椅上,動情的把這兩個人為什麼應該當縣人大代表的理由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他停了下來,張書記拉開窗簾朝外看了看,看見後三樓書記辦公室的燈光還亮著,對蘇老二說:“書記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呢,領導還沒有睡,我這就去把情況說明一下,不一定能成,但爭取一下還是應該的”。
說完張書記就走了出去,蘇老二就靠在椅子上耐心地等待著。
一會兒,張書記推門進來,他手裏拿著兩張表:“蘇老師,領導都被感動了,正好還有一個相關人員的指標,明天你把這兩張表填一填,去大塔村裏蓋個章,我會在上班的時間同步給村支書聯係好一切事宜的”。
臨起身走,蘇老二對張書記說:“咱倆說定了,這可是‘君子協定’,這件事與我沒有任何的關係,都是經過一切的法律法規程序,從最基層產生的······”。
張書記聽後堅定地點了點頭:“是的,我會比你考慮的更全麵”。
到了學校,已經是過了夜間12點的時間了,蘇老二直接到了辦公室鋪開那兩張報表,
在第一張“堰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資格申報表”的姓名欄裏寫上了“康大功”的字樣,在“本人資曆”一欄,他寫到:
1932年2月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1年加入中國**,在長達50年的黨齡和工作經曆中,親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土地革命,農業合作化道路和人民公社製度,為農村人民政權的建立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應有的,積極貢獻········。
在第二張表的姓名欄裏,蘇老二寫上了“王芬芳”,在本人資曆一欄,蘇老二寫到:
1933年4月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是一個極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人······。
寫完,他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確定無誤以後他才離開了辦公室。
第二天一大早,蘇老二喊醒了康素貞,把兩張表交給她,讓她上午到大塔村蓋了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