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建還可以通過海水製鹽中獲得。
到並不複雜。
而且白雲石除去煉製氧化鎂時要用到外,玻璃生產中也會涉及到。
而浙江紹興,嘉興等地就可以找到白雲石礦。
更有趣的是,如今的小琉球,後世的台灣島就有最好的白雲石礦區。
所以劉建並未對此太過上心。
沒過幾日,第一個高爐順利在劉建和鐵匠,石匠,窯匠們手中打造完成。
豎井煉鐵對這些鐵匠並不陌生。
而高爐正是豎井煉鐵發展而來。
自然並不費力。
而且劉建打造的高爐煉鋼,除去出鐵口外。
下方還有礦渣口,旁邊還有通風管道。
如此礦渣就可以拿出來用於他用。
而煉鋼時產生了的氣體也可以重複利用,提高煉鐵效率。
當然通風口也是必須的。
一切準備就緒後。
劉建便命徐靖,郭嬌等人帶領鐵匠,先將選好的煤礦放入爐中加熱。
成功製得焦炭。
在將焦炭,鐵礦石,石灰石等放入爐中。
一麵鼓風,一麵加熱空氣,吹入爐中。
不過這個過程中,劉建到是遇到了問題。
那就是沒有動力支撐。
原本劉建打算利用水車動力帶動鼓風機,熱風機運轉。
但是很快劉建便發現,水車動力太低,又不穩定,根本沒用。
看到這,劉建皺了皺眉頭。
看來還得用蒸汽機來解決啊。
劉建心中想著。
雖然動力是一個問題,但是多派一些人手,十個不夠,上五十人,五十人不夠,上一百人。
反正現在劉建不會擔心沒人可用。
如今舟山內除去劉建帶領工匠們打造各種機器外。
劉建三叔劉餉也在安排新募集的流民,佃戶,長工,以及從舟山一地吸納的漁民等在舟山安置。
如今在舟山一地,劉家已經安置了四萬五千多人。
而劉家和其他十七家的佃戶經過清點,合計有六十四萬三千多人。
長工,傭工有五萬多人。
拿到這個數字後,著實讓劉建嚇了一跳。
有了這些人口作為支撐,未來還會收留流民,山民遷入。
未來可期啊。
還是老天眷顧啊,讓自己生在如此家族之中。
而且也因為家族本就是商業家族。
自己的想法才有條件,也有空間去實施。
要是生在普通家庭中。
劉建估計還得為吃飽飯考慮吧。
就算出生更好,但是受限於家族局限。
估計劉建也不能放手去做吧。
有了人,還怕未來沒有好的前途嗎。
一眾人在劉建的帶領和指揮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沒過多久,第一爐鐵水從出鐵口流出。
看著冒著熱氣,如河流一般流動的鐵水。
一眾鐵匠差點沒跪下來。
打了一輩子鐵,這樣的鐵水幾時見過啊。
忽然鐵匠們對劉建由敬重變成了崇拜。
公子果然沒有枉言啊。
又過不久,劉建命人用新鐵水打造出了一柄戰刀。
樣式如如今大明所用刀具樣式。
雖然大明如今禁止民間打造盔甲,但是打造刀劍兵器並沒有禁止。
其他不說,就說劉家就給自己的商隊配備了防身用的刀劍。
看著手中寶刀,劉建命人拿來了現有戰刀對砍。
隻聽哐的一聲,老的戰刀被砍成了兩段。
看著平整的切口,以及依然鋒利的寶刀。
劉建,眾鐵匠和在場眾人都露出滿意的笑容。
有此寶刀,再也不怕海盜,盜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