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製皂,玻璃,工業機械(1 / 2)

三個月來鐵匠負責煉鋼,造武器。

其他工匠也沒有閑著。

在劉建計劃中,未來工業化肯定是最終目標。

如今自己家族加上崔家,李家,張家等十七家聯合。

就各種匠人就有兩三萬人。

拿一部分來煉鐵,一部分發展武器,其他人各司其職。

並無不可。

至少如今劉建並不需要親自上手,劉建隻需要負責各種設計,關鍵環節做出指導,再加上抽空教授工匠識字認字等事便行了。

其他工作自有工匠負責,劉建隻需要看著就行。

自元宵之後到達舟山。

劉建每日都忙碌在工業區的建設當中。

整個舟山工業區位於舟山島北部。

與新建的舟山碼頭相距並不遠。

背靠老塘山,麵向大海。

實際上不僅是工業區。

如今劉家開發的舟山各地也大多位於北部。

中部和南部雖然已經派人勘探,劃定過。

但是還沒有向內部發展。

當然劉家此次不僅獲得了舟山島的地契,實際上負責管理舟山一地的寧波府已經默認了劉家掌握整個舟山群島。

反正這也是海外貧瘠之地,又是海盜出沒場所。

還有倭寇。

可謂麻煩不斷。

讓給劉家也行,還有錢收。

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舟山未來發展,劉建早已和劉信,劉餉等人計劃妥當。

先開發北部,之後向中部南部發展。

北部靠近杭州灣,和杭州聯係緊密。

而中部和南部則主要是向外海發展用。

先開發本島,等海盜解決完後,在向外海諸島發展,開發不遲。

如今舟山北部碼頭已經初具規模,碼頭邊船廠也已破土動工,後麵開荒的土地,居住的房舍也在建造。

工業區由劉建親自負責,而其他諸事自然由劉餉負責。

為了更好的方便建設。

劉建還帶領工匠,煉製了水泥,用煉鐵的礦渣,加上石灰石和黏土,煤炭渣子等混合攪拌,碾碎,燒製而成。

有了水泥,碼頭,船廠船台,道路和房舍的建設也更加輕鬆,堅固。

水泥路也方便了快速運輸之用。

除去水泥外,改進後的水車也被用來灌溉農田,引水渠等農業設施。

如此,未來舟山變成一大糧倉也未可知。

當然舟山未來主要還是作為劉建核心地區和與大陸中轉之用。

因為劉建早已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天然的糧倉重地。

那就是如今的小琉球島和呂宋島。

小琉球就是台灣,如今台灣隻有一些土著在上麵居住。

同樣呂宋島上大多也是土著,土邦。

雖然二地也有漢人,但是漢人並不占主要。

隻是呂宋身後背靠蘇祿國和渤尼國兩國。

要想拿下呂宋,或許有些費力。

但是劉建可不怕。

有本事就來吧,正好可以實驗一下自己新式武器,新式軍隊的厲害。

一麵組織人建立煉鋼廠,火銃廠,火炮廠。

另一麵劉建又命磚匠打造窯爐。

是時候煉製玻璃了。

將石英砂,石灰石,純堿等材料攪碎,碾碎,放入新打造的窯爐之中燒製。

燒製過程和瓷器,陶器一樣。

不過這之中溫度非常重要。

所幸劉建麾下也有燒製瓷器的匠人,他們通過觀察便可判斷溫度合適與否。

而劉建也要求他們將這些說出,命人編寫成冊,好方便以後使用。

雖然一開始這些匠人有些為難,但是看劉建對匠人一視同仁,又教授匠人讀書識字,而且一點也不吝嗇。

最終這些匠人還是同意將自己的秘密說出,共享。

當然這些秘密隻會在劉建旗下傳遞,不會拿給外人去說,去看。

這一點保密工作,劉建還是非常重視的。

不然也不會選擇在舟山發展。

燒製成液態玻璃,並保證其無氣泡,水泡後,在將玻璃液倒入早已準備好的模具,容器內成型。

在之後經過退火,淬火等工藝處理。

玻璃正式製成。

看著眼前玻璃杯,玻璃球,各種玻璃工藝品。

一眾工匠對劉建皆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