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分為二級士官,一級士官和士官長三級。
軍官則分為都尉,校尉,將軍三級。
都尉有左都尉,右都尉,上都尉,大都尉四級。
校尉分為左校尉,右校尉,上校尉,大校尉四級。
將軍分為左將軍,右將軍,上將軍,大將軍四級。
如此十二級軍官,三級士官,三級士兵,合計十八級軍銜。
新兵入伍為列兵,後經過訓練,根據訓練成果分別獲得二等兵,一等兵之名,具體任命根據新兵營表現而定。
當然也不是所有新兵都可以進入軍隊,不合格的也會被無情淘汰。
士兵之上,便會有兩條路,一條是士官,一條是軍官。
士兵到達一定資曆,資質,就會獲得士官之名,最高是士官長。
而軍官則給與立功者。
在戰場上立下功勳後,會進入劉建計劃設立的軍事學院學習兵書戰冊,各種軍事理論知識,戰場推演等等。
短則一年,長則三年。
當然軍校除去立功者可入,其他人隻要通過了軍校考核,也可以進入軍校學習。
軍校畢業後,就會受以左都尉。
這是最低軍官。
之後隻需要立功升級即可。
士官最高隻能當任班長,卒長一職,而軍官則可成為隊長以上軍職。
左都尉一般可當任副隊長,右都尉隊長,上都尉小旗,大都尉總旗,左校尉百戶,右校尉千戶,上校尉副提督,大校尉提督,左將軍為副總督,右將軍總督。
至於上將軍和大將軍則為陸軍主將,海軍主將和全軍最高指揮機構所有。
在陸軍,海軍之上還有軍事府負責統領全軍,軍事府之下又有後勤部,參謀部和軍政部主管諸事。
如此組成了全軍最高指揮機構。
當然如今劉建並不打算將軍隊編製得如此複雜。
海軍最多編組一兩個小隊,陸軍最多編組一兩個營足矣。
更多,更高的編製,等以後慢慢擴編了再說。
先把編製放在這裏,準備著,以後直接填空即可。
當然編製空缺不僅僅是如今軍隊新建。
軍官學院沒有建立也是一大原因。
和學校一樣,軍官學院劉建也不急於建立。
但是新的軍官培訓班到是可以提前設立。
既然要培訓,編練新軍。
這新軍配屬的新軍官也要培養。
整個軍隊也要煥然一新。
如今有了造紙機,有了印刷機。
大批量生產,印刷各種書籍已經成為可能。
劉建就打算和父親劉信商議,設立學堂,和教授工匠一樣,先教授一部分佃戶,長工,傭工讀書識字,一些基礎知識。
在以老帶新,進行掃盲。
不僅是男子掃盲,女子也要掃盲。
而孩童則會全部進入學院學習。
劉建計劃未來兩三年的時間,一麵收留流民,編入佃戶,移民外海。
一麵教化如今各民,也可以就此教化劉家之下十八家子弟。
如此未來劉建麾下人才必然源源不斷。
為劉建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至於男子,女子教學問題。
劉建早有計劃。
和工業區一樣,男子,女子分別教學。
還是先教會一批,在以老帶新的傳授。
隻要這些人認識個千把字,在會一些簡單算數即可。
除非劉建發現有天才,否則劉建都不會全力教授。
而孩童教學同樣會本著這個方式,先普遍教學,每人認識五千多個字,最多一萬字。
再加上簡單的算學即可。
隻有有天賦的人,劉建才能將其集中教學,教授各種物理,化學,算學等等知識。
這些才是劉建的未來。
當然書籍沒有問題,但是如何教學劉建還得認真思考,慢慢整理。
所幸劉建已經有了一套教學大綱,等回杭州後。
便會和父親劉信慢慢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