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上市大賣(1 / 2)

一個蘇州織造府,養活了這麼多人,也養活了半個大明。

和蘇州織造府作對,那就是和整個大明作對啊。

別的不說,劉家就從蘇州織造府內購買布匹,絲綢,賣到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而劉家隻是其中一家。

這大明內部有多少如劉家一樣的商戶,商家。

完全無法計數吧。

更別說那些靠著蘇州織造府生活的織工,工坊,作坊和私人女工。

更別說那些種植桑樹,桑田,養蠶的人。

就如劉家這十八家佃戶,農田中,就有種植桑田,養蠶的人。

何況其他家,其他農戶乎。

一個蘇州織造府,上下遊的人都養活了。

不僅僅大明國內。

雖然大明推行海禁,但是海外來貿易的也沒有斷絕。

廣州,泉州,寧波三地依然保留了對外的貿易口岸。

織造府的絲綢也因此遠銷海外,天竺,天方,西洋等地的商人前來購買的極多。

這些可都是錢啊。

劉建這絲綢,棉布一但上市。

就憑這優質的材質。

價定高了,織造府不高興,會收拾你。

要是定低了,憑借比織造府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那就是在搶織造府的生意和飯碗啊。

搶織造府的生意就是搶大明的生意。

別忘了大明一年國庫收入,包括皇帝內帑收入一大半都是織造府貢獻的。

這樣我們劉家上下就不是滅族那麼簡單了。

那是要被千刀萬剮,五馬分屍都是輕的。

當然劉信還可以選擇把這種織機獻給朝廷。

但是那樣劉信又舍不得了。

還是說,沒人會和錢過不去。

所以劉信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拿出來,藏著掖著。

給自己麾下佃戶,長工們,以及以後收留的流民,山民,逃戶們做衣服穿更好。

“父親所言極是,孩兒受教了”

劉建向劉信拜道。

“記得,在我們沒有絕對實力之前,此事一定要爛在肚子裏,絕不能外揚”

劉信說完,劉建領命,並告辭父親回自己房間休息去了。

看著劉建離去,劉信心中暗暗感歎。

此子必能振興我劉家事業啊。

要不說服各家把家都遷往舟山。

劉信心中思索著。

第二日崔先程,李金,梁旭等人被劉信邀請前來劉家。

劉信命劉建將玻璃,肥皂等物拿了出來。

當然還有絲綢,棉布也一並拿出來。

看著玻璃,肥皂,絲綢,棉布。

一眾家主兩眼放光,有了這些東西,還怕賺不到錢嗎。

看來之前的決定果然正確啊。

“賢婿啊,玻璃,肥皂可以販賣,我們各家商行都可以上架,但這絲綢,棉布千萬別拿出來啊,也不能讓外人知道”

崔先程一邊看著各種商品,一邊說道。

“是啊,是啊,還是別拿出來的好”

其他人也都附和道。

“嶽父放心,此事小婿明白,小婿打算下月初上架玻璃和肥皂,價格也已定下,這裏有建兒弄的價目表,你們可以先看看,沒有異議,到時候我們就按照這來統一販賣即可”

劉信說完,從腰間拿出了一張白紙。

這正是新式紙機所造出來的紙張。

眾人看了看價格後,紛紛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不想這些東西成本如此低,這隻要賣出一樣,我們就可以賺取平常一年的利潤,確實不錯啊”

李金看後,笑道。

“是啊,是啊,就是不知這產量如何,要是貨源充足,我們完全可以全力販賣這些東西,之前的布匹,絲綢,糧食和細鹽都可以先放放”

韓布也說道。

“產量不必擔心,隻要原料充足,產量可以源源不斷的供應,而原料,想必你們也聽說過,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這誰要是敢傳揚出去,可別怪我不留情麵”

劉信看了看眾人,淡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