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俌願意舉應天府投降,但華漢國必須保證對應天府百姓,應天府一切宮室,房舍,還有那大明孝陵秋毫無犯。
陸港在請示劉建後,自然全部答應了徐俌的請求。
看著眼前電報機快速發報,不久就接到劉建的回信。
徐俌心中暗笑著。
大明有此敵手,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啊。
商談完畢,徐俌將後續諸事交給了新任南京戶部尚書邱戲後。
便縱身一躍,跳入了滾滾長江之中。
至此大明南京應天府,由華漢國正式接管。
而隨著應天府失陷。
大明南直隸各地更是無心抵抗。
紛紛投降。
除去安慶,鳳陽,壽州等少部分府州縣選擇了抵抗外。
大部分州縣,盡皆選擇了投降華漢國,由華漢國各軍和各官員接手。
解決南直隸後,第一軍則整軍北上,向山東進發。
在得知華漢國開始進兵之後。
朱祁鎮也開始組織軍力,準備應對華漢國的攻勢。
雖然之前朱祁鎮還抱有希望,還抱有各種幻想。
但是如今隨著華漢國進攻。
朱祁鎮也打破了所有的幻想和希望。
決定與華漢國死扛到底。
不過在這之前,朱祁鎮也聽從了於謙和蔣貴等人的建議。
命郭登,石亨,趙輔,方瑛等人統兵對陷入內亂的叛軍發起最後的攻勢。
大明打算前守,後攻。
先搶占有利地形,地勢,防守住華漢國的攻勢。
再對叛軍進行征繳,剿滅。
解決掉後方的叛軍後,再集中精力,對付華漢國不遲。
而叛軍戰力本就不如大明,各地叛軍又陷入內亂。
自然最後不是大明的對手。
至四月底。
各地叛軍紛紛被剿滅殆盡。
然而叛軍雖然剿滅。
但是大明各地確不容樂觀。
南直隸,江西,兩廣,山東東部登萊等地紛紛失陷。
山東中西部也已到達奔潰邊緣。
特別是華漢國的重機槍,速射炮,栓動步槍等等新式武器開始投入戰場。
宣府,薊府,山海關等也被華漢國占據,突破。
京師順天府告急。
各地豪強,豪紳更是爭當華漢國帶路黨。
眾多縣城,府城,市集,關隘,隘口,華漢國皆兵不血刃的一一拿下。
使得朱祁鎮剛剛還沉浸在剿滅叛軍的喜悅中清醒過來。
開始組織明軍各部,並退守洛陽,準備與華漢國死扛到底。
就算失利,大明還可退入西安再戰。
哪怕西安也擋不住。
那大明就繼續向西,總有一條出路不是。
可是就在朱祁鎮安排之時。
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除去雲貴,山東,順天府三地華漢國繼續保持攻勢外。
江西,湖廣,兩廣等地的華漢國大軍確忽然停止了攻勢。
不在繼續進攻。
那迫使應天府歸降的鋼鐵戰艦編隊,也在江西九江,鄱陽湖等地停留下來,不再繼續深入。
湖廣除去南部被華漢國占據,華漢國便不再發起攻擊。
這到讓朱祁鎮和大明上下都疑惑不已。
按理說華漢國如今占據絕對優勢,武器,軍隊戰力,各地形勢也有利於華漢國。
那華漢國如何會停止攻擊了呢。
沒人說得清楚。
更詭秘的是,北線第二軍,第三軍在到達京師順天府後,同樣停止了攻擊,隻是將京師團團包圍起來。
華漢國究竟意欲何為。
難道是為了修建鐵路,公路,保證後勤運輸嗎。
還是攻得太快,要停下來安定,穩定一下後方。
為何,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