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7章(1 / 1)

第3547章

邊境守軍主帥溫通書送回來的情報很詳細,顯然也是經過細致的詢問彙總。

這件事就是衛國做的,準確的說就是天問。

在收到的時候,王康就立即明白了天問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擾亂邊境,霍亂大秦。

溫漳說的也沒錯,站在本國立場上,將這些人清除,是最簡單的,也是最佳的處置方式。

這也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可他不能那樣做。

他要顧及聲名。

哪怕這些難民都是來自他國。

現今新朝進入正軌,人心歸一,欣欣向榮。

這樣做有違人禮天和。

而且他也過不去內心的坎,如果他真那樣做了,那他也就不是王康了。

他相信天問也肯定是有後手的,也許那樣反而落入他的圈套......

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

你給我這麼多難民,讓我難以處置,增加我的壓力,可從另外一個角度,從長遠來看,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從古至今,都有一個不變的定律。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秦並不排外,王康要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大一統王朝。

包括他統一貨幣,建立聯盟,都是為這件事情而準備。

也許,這就是一個契機。

之前長時間的戰爭,將這個國家破壞到一塌糊塗,前朝大楚從曾經大陸人口最多的國家,衰落到極致!

人口損失巨大。

而大秦版圖,出現地廣人稀的局麵。

因前朝楚國的政治製度導致很多耕地荒蕪,未開墾的荒地很多,這個國家還有很多資源沒有被探索發現......

那些貴族,諸侯隻看中眼前而不重未來,也不會管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死。

但王康不會那樣。

他要保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這個任務很艱巨,任重而道遠。

所以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生產,投入建設,去開荒,去耕種!

人,才是根本!

開明三年,是建設之年。

就像工部尚書說的那樣,這些建設都離不開人......

而這些湧入的難民,就是最好的勞動力!

這樣分析下來,利大於弊。

思緒閃過。

王康開口道:“看待事務要從辯證的角度。”

“何為辯證?就是分析利弊。”

“溫漳和郭祖得的建議是完全站在本國角度立場,他們沒有私心,但朕做不到!”

“如果朕那樣做了,朕跟天問又有什麼區別?”

“陛下聖明!”

“陛下仁慈!”

眾多官員相繼開口。

“所以朕決定,把他們留下來!”

王康沉聲道:“準確的說是救助他們!”

“可是?”

聽到此。

溫漳忙著道:“如果是這樣,我們的壓力會很大很大,而且他們並非本國人......”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康打斷。

“朕要建立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統一大王朝,豈能沒有這般胸襟?”

王康沉聲道:“在朕的眼中沒有衛國人,沒有吳國人......隻有秦人!”

“東方三國,遲早要並入我大秦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