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殿裏,幾位長老把試劍天下的事情,說了出來。
周克健早就知道,試劍天下已經不可能了,也就不在強求。
幾位長老看到周克健如此輕而易舉的答應,也是十分高興。不停地在嘴邊說著一些恭維的話,畢竟這些話可有可無。
離開了長老殿,周克健就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而在長老殿,幾位長老臉色一變,開口說道:“為何不詢問周克健蓮花池禁地的具體情況?”
“好了,無語多問,問了也是於事無補。而且周克健的天賦異稟,能力極強,再加上一些隱秘之事,問不如不問。”
“說的也是,而且我們畢竟欠周克健一次人情。這一點,我們都清楚。”
“好了,問弊大於利,不問利大於弊。”
“我們討論一下其他宗門,我們要不要出手相助。”
……,……。
周克健回到住所,就在門口寫下了閉關二字。
隨著周克健的閉關,再也沒有人,來打擾周克健了。就算是長老看到這二個字,也是轉頭離開了。
“哥,我要修煉了。”周克健認真的說道。
“小健,你的根基有些不穩。”周磊提醒道。
“有勞哥哥了。”周克健拱手說道。
“無妨。”周磊笑了一下說道。
周磊說完之後,開口說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隨著周磊念著道德經,周克健盤膝而坐,漸漸地進入了修煉當中。
四周的道德經煉化一條河流,不停地衝刷著周克健的身體。在周克健不知不覺當中,周克健體內的氣息越來越穩固。
玉馬分身雖然讓周克健的實力增長迅速,但是在穩固方麵差了一些,這也是周磊說道德經的原因。因為這樣,周克健的實力才會漸漸穩固。不至於根基不穩。
根基不穩,牽扯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無論是周克健還是周磊都特別的慎重。
周而複始,春去秋來,漸漸地過去了五十幾年,這五十幾年,周克健都在閉關修煉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