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院使年約五旬,滿額皺紋,頭發稀疏,頜下也有幾縷稀疏的胡須。此時拱起手,恭敬地答道:“回娘娘的話,微臣正和幾位太醫會診,還請娘娘稍候片刻。”
太醫們治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個比一個謹慎。
這位尹院使,更是謹小慎微。絕不會輕易下斷論。
太子妃也清楚尹院使的脾氣,將心裏的急躁不耐按捺下去,張口道:“你們不必著急,慢慢會診。我就在這兒候著。”
說完,坐到了太孫的床榻邊。
尹院使眉頭悄然皺了一皺,很快平複如常,招呼幾個太醫到一旁會診。
按著宮中慣例,小病誇大無妨,治好了更顯太醫本事。病症真的重了,就要格外斟酌言辭了。
太孫的風寒之症拖延了一個多月還沒好,現在又氣急攻心,昏厥不醒。眾太醫診脈,都驚覺太孫脈象微弱,甚至隱隱有枯竭之兆。
這可不是什麼好征兆……
這一點眾人心裏都有數,隻是沒一個人敢說出口。
現在太子妃就坐在一旁,眾太醫說話就得更小心幾分了。
尹院使先衝眾人使了個眼色,才徐徐張口問道:“諸位太醫對太孫殿下的病症有何見解,不妨直言。”
沒人肯做這個出頭鳥,俱都沉吟不語。
尹院使索性點名:“葉太醫一直在太子府為太孫殿下調理身體,對殿下的病症最是熟悉,不如請葉太醫先說一說。”
葉太醫也未推辭,張口就道:“殿下病體虛弱,本就精力不濟。今日驚聞宮中傳來的消息,氣血上湧,陡然昏迷。算來已經足有幾個時辰了。現在最要緊的,是先將殿下救醒。”
周太醫立刻張口附和:“葉太醫所言甚是。”
眾太醫這才一一發表見解,說來說去,也和葉太醫大同小異。
有一點倒是肯定的,不管如何,得先將人救醒。總這麼昏迷,絕不是什麼好事。
然後,眾太醫推選出了一個針灸之術最高明的太醫,為太孫施針。
至於徐滄,平日雖頗得太孫器重。卻沒被太醫們放在眼底,很自然地被眾太醫忽略在一旁。
徐滄也不以為意,一直守在太孫的床榻邊。
當徐滄看到一個太醫拿著金針為太孫施針的時候,嘴唇動了動,總算記得太孫的叮囑,將到了嘴邊的話又生生地忍了回去。
太孫脈象虛弱,當然是徐滄暗中做了手腳。
徐滄提前給太孫服下了自己精心研製的一味藥丸。這味藥,可以造成脈象衰竭病入膏肓的假象,卻又不會真正傷及身體根本。
太孫其實一直醒著,隻是裝著昏迷罷了。
這世上,最難醫治的病患,就是太孫這樣沒病裝病的。
不過,這明晃晃的金針紮下去,太孫也少不得要吃些苦頭就是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5903/38919090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