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書(1 / 2)

太子離京已有數日,每日都會有邸報送往宮中。往太子府送家信,倒是第一回。

太子妃略略有些意外,也沒什麼受寵若驚或驚喜。

顧莞寧笑著起身:“父王送家書給母妃,兒媳就不叨擾,先行告退了。”

太子妃笑道:“既是家信,讓你過目都無妨,哪裏需要回避。我多日沒見阿嬌阿奕了,你今兒個就帶著他們姐弟在雪梅院裏待著。”

太子妃如此堅持,顧莞寧也不便再走,笑著應了下來。

很快,宮女便將送信的侍衛領了進來。

侍衛進了屋子之後,不敢抬頭張望,老老實實地下跪行禮,然後將太子的家書呈了上來。

太子妃沒急著看信,張口問道:“殿下如今到了何處?”

“回娘娘的話,殿下已至冀州。平西伯父子領著五萬精兵守在殿下身側,殿下安危無虞,還請娘娘放心。”

太子是大秦儲君,代天子出巡,自然不能有半點疏忽大意。平西伯領著五萬精兵隨行,要一路守護太子。哪怕是平匪,也會留下足夠的兵士守在太子身邊,以保太子安危。

太子妃嗯了一聲,又詢問了幾句,才讓侍衛退下休息。

顧莞寧命乳母將兩個孩子抱到廊簷下玩耍,屋子裏總算清淨了一些。

太子妃拆開信,匆匆看了一遍。

不出所料,通篇都是官話,半句夫妻私房話都沒有。

太子妃也沒覺得失望,隻微不可見地撇撇嘴,然後對顧莞寧說道:“你父王說此行一路順利,隻是冀州的情勢頗不安穩。隻怕要多逗留一些時日。”

顧莞寧目光微閃,隨意地嗯了一聲。

……

之後的兩個月,太子又斷斷續續地送過幾封信回府。

其實,太子在冀州的動靜,顧莞寧比太子妃更清楚。

太孫早已在太子身邊安插了眼線,太子的一舉一動,太孫都了如指掌。每每收到消息,太孫會在第一時間命人將消息送到顧莞寧手中。

冀州的民亂,比之前預想的還要嚴重。

冀州大小官員,幾乎都被殺的幹幹淨淨。百姓十戶九空。要麼投了亂民,要麼逃往他地。

太子就是想安撫百姓,也找不出幾個可安撫的。當務之急,便是先平了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民匪。

朝廷軍隊糧草充足裝備精良,兵力是民匪的數倍。

奈何冀州山多,地形複雜,民匪們占了地利,龜縮不出。一時也找不到他們的老巢在哪兒。

情形膠著,僵持不下。

太子倒是懂得利用這個大好機會為自己增光添彩。時常領著數千精兵在冀州大街小巷轉上一轉,巡視安撫百姓……當然,太子躲在裝了三層鋼板密不透風的馬車裏,絕無性命之憂就是了。

不過,這等行徑,已經足以為太子搏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名聲。

一時間,眾朝臣們對太子的行徑大肆褒獎,太子也成了舉朝稱頌的典範。

至於沿途有官員獻美,或是太子“偶遇解救”民間孤苦無依的少女之類的風流之事,很自然就被忽略了過去。

就連太子妃也對此習以為常,甚至對顧莞寧說道:“以你父王的性子,回京時至少也得帶三四個美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