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交鋒(一)(1 / 2)

自上了奏折之後,傅閣老便閉門不出,在府中“靜思己過”。屈指算來,也有七八日了。

國事繁瑣,少了一朝首輔,其餘幾位閣老遠不及傅閣老精明決斷,這幾日蕭詡確實更加忙碌。

不過,傅閣老若以為朝廷真的離不開他,也太過想當然了。

“往日由幾位閣老先行處置一部分朝事,重要的國事由我和閣老尚書們一起商議定奪。說是商議,其實大部分他們都已私下商議過,有了默契。有時候我和他們意見相左,便需多費口舌。有時還得采取他們的‘建議’。”

蕭詡神色冷了下來,緩緩說道:“傅閣老身為百官之首,在朝中經營多年,門生眾多,極有威望。幾位閣老以他馬首是瞻。六部尚書也多和他交好。我想分化拉攏,一來不易入手,二來得恩威並施徐徐圖之。”

“他此次撂了挑子回府,正合我意。”

“我和你心意相同。趁著這一回出手整治傅家,壓一壓傅閣老的威風。他既是主動回府,想再回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顧莞寧目光一閃,冷冷道:“這些日子,宮中流言不斷,早已傳至宮外。我命人在市井間散播流言,也已滿城風雨。心存不軌意圖刺殺皇後的惡名,傅家不擔也得擔著。”

“我倒要看看,傅閣老到底能在府中撐多久!”

……

傅府。

傅閣老坐在書房裏,神色頗有些難看。

幾位幕僚,圍坐在傅閣老身側,一個個神色都不太美妙。

傅閣老打破沉默:“現在外麵情勢如何?”

其中一個專門負責打探消息的幕僚謹慎地應道:“閣老,這幾日外麵流言更盛。都說傅家圖謀皇後之位,收買宮中舞姬意圖行刺皇後。因刺殺未成,閣老心虛有愧,這才閉門不出。市井百姓都在傳言此事。京城百官們也都將此事作為談資……”

眼看著傅閣老麵色越發難看,幕僚不敢再說下去。

另一個幕僚試探著張口道:“聽聞傅妃娘娘在宮中處境也不佳,病情愈重。傅閣老何不上奏折,將傅妃娘娘接回府中養病?”

帝後情深,眾人皆知。

礙於先帝遺旨,元佑帝不便主動下旨將妃嬪攆出宮。若有傅閣老主動出麵奏請,情形就不同了。既無損帝後名聲,又能表明傅家退讓的誠意。

這也是化解當前僵局的最佳辦法。

傅閣老目光沉沉地掃了過來:“傅妃娘娘既已進了宮,焉能隨意出宮回府養病?盡出些餿主意!”

這個幕僚碰了一鼻子灰,頓時不敢吭聲了。心裏暗暗歎口氣。

帝後態度已經擺明,傅閣老此時不服軟,以後該如何收場?

倚老賣老,也得有個限度吧!這樣僵持下去,傅家能討得了好才是怪事!

這麼明顯的道理,精明了一輩子的傅閣老愣是看不清……這是身在局中,被權勢迷昏了頭啊!

傅閣老思忖片刻,吩咐道:“流言如此猖狂,必有人從中指使。你們幾個想辦法平息流言。”

幾個幕僚麵麵相覷,終於還是由第一個張口的幕僚大著膽子張了口:“平息流言,無非兩種辦法。一是混淆視聽,真真假假。二是放出別的流言,轉移眾人注意力,順便將水攪渾。不知閣老想用哪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