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手(1 / 2)

顧海忽然升任吏部尚書,心中忿忿的絕不止李尚書和吏部兩位侍郎,閔家也頗有些微詞。

尤其是承恩公,心中很是不平。

他是天子嫡親的舅舅,論親疏,誰都不及他。可他除了一個承恩公的爵位之外,卻沒撈到多少好處。原本的實差也丟了,現在上朝聽政議政,聽的多“議”的少。

承恩公倒是想“議”,可惜朝中一眾老臣無人將他當回事。做皇帝的親外甥對他也不算熱絡器重,說了也沒人聽。

承恩公滿心不痛快,散朝回府牢騷滿腹。他不便進宮,便讓承恩公夫人進宮,在閔太後麵前給顧家上眼藥。

什麼“天子隻看重皇後娘家”,什麼“堂堂天子外家倒不及顧家聖眷濃厚”,什麼“這麼做將太後娘娘置於何地”諸如此類的話,說了一籮筐。

平心而論,閔太後聽了也有些不是滋味。倒也不是真的計較什麼,她很清楚,顧家是手握實權的將門,侯爵之位是靠戰功搏來的。閔家拍馬難及。

不過,這種話聽多了,閔太後心裏難免有些不痛快。總有種兒子胳膊肘向外拐的感覺。

顧莞寧這幾日未在宮中,承恩公夫人的膽子也大了起來,連著兩日進宮請安。短短幾日,這是第三回進宮了。

閔太後不耐煩見娘家嫂子,直接將人打發走。其中,也有不願讓顧莞寧知道內情之意,免得婆媳生了隔閡鬧了不快。

顧莞寧體貼地當做不知情。

宮女退下後,閔太後欲蓋彌彰地解釋道:“承恩公夫人一來,便會擾了我們說話的興致,索性打發她回去。”

顧莞寧微微一笑:“母後說的是。”

很快若無其事地扯開話題。

閔太後暗暗鬆口氣。一想到嘴碎討嫌無事要生非的娘家人,心裏別提多愁了。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

好好做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有什麼不好?整日盯著顧家做什麼!真想攀比,也得有顧家人的本事才行。沒這個本事,還整日想東想西,有多少福氣也禁不住這樣折騰。

因著她的緣故,蕭詡對閔家頗為照拂,顧莞寧對閔家也算寬厚。閔家人這般不惜福,還要鬧騰作妖……誒!真是頭痛!

閔太後不願想這些糟心事,和顧莞寧閑話幾句,便摟著自己的乖孫們說話去了。

……

兩個月後。

入秋之後,天氣漸涼。

吏部近來出了兩樁大事。

第一樁,是新任吏部尚書顧海上了肅清整頓吏部的奏折。吏部統管百官,有稽查百官之責。整頓內部卻是件新鮮事,也令吏部官員人人警醒自危。

第二樁事,便和第一樁緊密相關。

這兩個月來,吏部中查出有數位官員貪權謀私,甚至暗中向普通官員索賄。此等醜惡行徑,委實駭人聽聞令人震怒。

顧海憤怒不已,親自啟稟天子,呈上搜集來的證據。然後一力主張嚴懲,將這數名吏部官員全部革職下獄。

顧海麵聖啟奏時的一席話,也在百官中迅速流傳開來:“……吏部為六部之首,吏部官員理當忠君愛國,謹慎行事,為百官楷模。皇上仁厚,是百官們的福氣,也是百姓之福。然則,這些官員貪贓枉法,以權謀私,辜負聖恩,罪不容赦,必須嚴懲,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