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再來一段(1 / 2)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米豆體驗屋曆險記最新章節!

阿星對數字人的表現十分滿意,剛才的這番對話,正是如他所願。

為什麼這麼說呢?

要知道,阿星做這個實驗的目的,就是來響應阿萊迪的指令,要讓2070世界的民眾,從收看直播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某種啟示,然後,為阿萊迪麵臨的抉擇做鋪墊。

這關係著文明的命運走向,可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作為設計師,阿星也隻能是給數據模型以指令,推演的過程也就是數字人自主生成的故事板,即場景對話,就好比是地鐵站點與站點之間的那段路,隻能靠“地鐵”自己跑。

阿星剛剛靠著椅背抻了一個懶腰,阿萊迪的可視通訊就來了。

阿萊迪:“我看到了,很好。”

“嗯,超乎想象的好。”阿星補充一句。

“真是不錯,他們的對話即符合民眾的思維習慣,又符合某種舞台劇的樣子,將科技效率和人文藝術無形之中結合了起來,真是棒極,所以說,科技是靠得住的,這是我們的優勢,好好發揮。”阿萊迪鼓勵道,顯然,他十分滿意。

到了他們這種層次,民眾收看之後的效果,他們會提前預見到的。

“舞台劇……”阿星有些不解,他等阿萊迪掛掉可視通訊之後,連忙查閱起來。

竟然沒有查閱到,這可真是要命。

作為一名首輔科學家,竟然不懂最高指揮官口中的名詞,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阿星的手指下意識地敲擊著桌麵,他在思考。

忽然,他有了主意,他為此專門建了一個數據模型,即刻推演,這個名詞是阿萊迪如何得到的。

阿星手頭上就有數據包,丟進去就可。

這個數據包,就是不斷在完善的阿萊迪的相關數據,最近的一次更新,還是米豆出現之後。

很快,數據演算就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是地球詞彙,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即在舞台上表演的劇目,有音樂劇、話劇等等。

阿星略微蹙了一下嘴角,有些自嘲。

這就是他跟阿萊迪之間的不同吧。

任何事情,阿星的習慣都是要求助於數據模型,他相信科學的推演。

而阿萊迪,則更多地依靠直覺。

顯然,阿萊迪能夠使用這個詞彙,一定是他在跟米豆的談話中,或者談話之後,他在他的私人體驗屋中通過冥想得到了這個詞彙。

他忽略了阿星是否能夠領會它的含義。

當阿星明白了舞台劇的來曆和含義之後,他自然也就明白了阿萊迪的滿意的緣由。

沒錯,2070世界麵臨的內卷,科技發達到最高闕值之後,對社會的推動在拋物線下落,人文藝術這個已經被進化淘汰掉的東西呼之欲出。

對應到來自地球的使者米豆的到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謝神秘之主。

作為科技工作者,他們能做的,就是運用手中的科技,來處理好最高指揮官的指令,讓民眾受到啟示,原來這個世界除了科技之外,還有一種有益的東西,那就是人所創造的藝術。

而非程序所創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