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個好天氣,街道上的冰開始融化,而溫度讓人感覺,不必再穿那笨重的棉衣棉褲,隻要穿起春秋的夾襖就足矣。這種反複無常的氣候,將預示著未來的夏天,將更加幹旱酷熱。
不過滿街的流民乞丐卻是歡愉無比,因為即便是在夜間,他們也不會再被凍死,而在白天,他們也有了精神,三一群,五一夥的,追逐著過往的馬車或者是穿著體麵的人,討要這一天的吃食。
趙興穿著體麵,但卻沒有人敢追逐他討要,因為他一身大紅的飛魚服和那堂皇的繡春刀,就讓瘟神也壁之不急呢。
趙興早早的就帶著自己的腰牌,去城南一個百戶所,那裏,將是自己辦公的地方。
這個百戶所非常破敗,不是錦衣衛沒有收入,是所有的官員都秉承官不修衙門,客不修店的規矩,因為,在這個年代,修繕衙門不但招風,更是一件賠本的買賣。可不像後世,新官上任,哪怕修個廁所,也必須動工,因為那是撈外快得孝敬回扣的機會。
按照當時的規矩,前麵衙門後麵家,趙興來的時候,老的百戶正帶著一家,戚戚惶惶的收拾東西搬家。那個老的隻剩下三顆牙齒的百戶,趕緊的點頭哈腰的過來解釋:“實在對不住,實在對不住,外麵的房子還沒有租好,但沒關係的,我們立刻就搬家。”
對於這一對加起來隻有三顆牙齒,年紀大約兩百歲的老前輩,趙興平和的安慰:“不要緊的,不要緊的,其實,我自己有家,也不想在這裏住。您二老可以繼續住下去,何必再租人房子呢?”
看著驚呆不信的表情,趙興再次真誠道:“您是前輩,在這裏住著,沒有三十年,也有四十年啦吧,這裏早就成為您的家啦,何必再搬呢?”
聽到這話,這個老百戶不由得淒然淚下,打量著每一個磚瓦樹木,擦拭著眼淚道:“打我父輩是百戶開始,到我接替他老人家也做百戶,我在這裏生,這裏成長,在這裏娶妻生子,在這裏走到遲暮,這裏,早就成為了我的家了。隻是我膝下無子,再也沒有人接替我的職務,更加是即將裁撤,所以,所以——”說到這裏的時候,老夫妻不由得抱頭痛哭。
趙興看見,更覺不忍,於是安慰道:“老前輩,不必再搬家了,就住下,這樣,一來為我看門守院,我還要給您一份養家糊口的錢糧;二來您是前輩,我這後生小子還可以隨時請教,這不是一舉多得嗎?”
這個年代,官員退休,是沒有養老金的,能得到一份看門的錢糧,當然是大好,最主要的是不必搬離這父子所居之處,當然更是喜極而泣。於是,這個老百戶就張開雙臂,對著女兒女婿以及外孫外女歡喜的道:“新的大人恩典,我們不必搬家啦,趕緊的將家什搬回去,搬回去。”
於是,一家人就歡天喜地的將東西再往裏麵搬。
結果跟著趙興的,已經進入了師爺身份的郭廣生卻遺憾的小聲抱怨:“我還以為,我能帶著孫女來這裏住下,也少了給你家添麻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