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都想打一仗(1 / 2)

第二,滿桂和秦夫人一起進宮,秦夫人是報道請戰,滿桂是將昨夜大家聯合製定的計劃上奏。

趙興在衙門調兵遣將,最主要的是繼續籌措錢糧。然後給洪承疇寫了封書信,其實也是命令。命令五千騎兵,二百車兵在後日出武清,大張旗鼓的宣傳進兵南苑,但絕對不允許他們和敵接戰。隻要望見敵蹤立刻遠遁,將追擊他們的敵人帶離南苑越遠越好。

同時也給遠在外麵的孫承宗寫了封信,雖然兩人沒有見過麵,也沒有交集,但趙興的信中充滿了對老前輩的敬仰與尊重。然後將自己的計劃詳細的向孫承宗彙報了,請求孫承宗在外圍,給予配合。

坐鎮通州的孫承宗接到這封書信之後,撫須道:“此子多有建樹,倒是一個能臣,可算是大明後起之秀。這個計劃也完備,可行,當行。既然如此,我當全力配合。”然後對著傳令兵吩咐:“去通知總兵楊國棟固守通州,祖大壽馬世龍及四方援軍,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衛直達京師,並盡可能的對當麵建奴進行佯動。”

一道道命令下達,各地孫承宗的老部下,紛紛行動起來,開始遵照老上司的命令,對當麵的建奴進行佯動,是佯動,沒有什麼危險的。

各地明軍一動,駐紮在南苑修整的皇太極感覺到事情的不對了。

南苑,是曆代皇帝休閑牧馬的地方,這裏水草豐美,水窪連片,野獸時常出沒其中。這樣的地方,直接就解決了騎兵馬匹的草料問題,所以皇太極在出戰京師之後,就將主力撤到這裏,進行輪番休整。

他在等,等崇禎的對自己要求的反應。

其實按照現在皇太極看來,自己的要求絕對不過份。大明朝廷和女真人戰火連結十幾年了,雖然女真人真的是越打越強,大明越打越弱。不過,套句心窩子的話,大金雖然越打越強,但從整個體量上來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那個老大帝國相提並論的。其實自己早已經精疲力盡,接近於崩潰的邊緣。

在使用了種種辦法之後,進行了這場出人意料的突襲,其目的隻有一個,議和。逼迫著強硬的大明朝廷,和自己議和,讓自己得到一次喘息的機會,休養生息的幾年,然後再爆燃發起,最終一戰定乾坤。

正如曆史上皇太極臨撤兵前:“城中癡兒,朕取之易如反掌,但其疆域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守之難,不如我簡兵練旅,以待命可也!”(《嘯亭雜錄》卷一)

然而就在他耐心等待消息的時候,突然間在北京內的細作回報:“袁崇煥被下獄了。帶進城的喇嘛根本就沒有機會見到崇禎,連閣老級別的人都沒有見到。當時皇太極愣了半,最終輕輕的合上書本,長歎一聲。”

看來,自己必須要改變狀況,對北京城進行壓迫了。看來城下之盟,想用不流血的方法就要達到效果,是不會實現了。

“召集群臣帳議。”皇太極當時下令。

在這個時代,皇太極雖然貴為大汗,但還不能像後世辮子戲裏那樣,一言九鼎,乾綱獨斷,時不時的貝勒們還敢對皇太極拔刀子話呢。

他們依舊實行著野蠻人的議政方式。在行軍打仗中,大家圍坐在一個篝火旁,七嘴八舌的著自己的意見,最終實行簡單的民主,誰的有道理聽誰的。這就是所謂的多王議政。

這種廣泛的民主,有其極其嚴重的弊端,那就是一件事,都會出現爭論不休的結果,往往在緊急的軍情上,耽誤事情。於是後來,建立了八旗製度,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不再是所有的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而隻有大汗召集八旗的旗主共商國事,這就是後來人們常的,八王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