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笑一下:“死要錢。”
王承恩立刻解釋:“老奴是為皇上理財,當然,如果這筆錢交到國庫上去,那就是現在一年兩倍的收入。到時候,拿多出來的這些錢做什麼都會遊刃有餘。隻要有了錢,就可以實現兵精糧足,下何愁不穩定?中興何愁不實現?”
崇禎就站住腳步,盯著這個自己的大伴:“趙興什麼時候和你了這麼多?”
王承恩跪倒:“不敢隱瞞皇上,這是洪承疇和趙興兩個人,在延綏地區推行的政策。曾經上報給皇上,也獲得了皇上的審批。老奴的家裏,也是窮苦人家,聽到這樣的辦法,也就上了心。所以親自派了我的一個幹兒子方正化,悄悄的去了西北延綏,看一看實際的效果。”
一聽這話,崇禎當時雙眼一亮:“方正華回來了嗎?”
王承恩趕緊回答:“在去年十月末的時候就回來了,老奴正想趁著有空,讓他向皇上稟報。結果這建奴兵臨城下,皇上日理萬機,不敢用這樣的事來打攪皇上,所以就沒來得及向皇上彙報。”
崇禎當時有些溫怒:“戰爭和民生,都是國朝大事,哪件事都不能耽擱。現在就把他叫來,我要好好的詢問一下。”
王承恩當時歡喜地答應一聲,親自跑出去找方正化。
方正化,山東人,崇禎朝後期,接替王承恩做司禮太監,崇禎十五年冬,北京城附近的地方被清兵包圍,崇禎帝命他總管保定的軍務,有保城的功勞。
崇禎十七年二月又命他出任地方長官,方正化磕著頭推辭,皇帝沒有允許,他又磕頭:“我這次去一定做不了什麼事,隻想一死報主恩。”皇帝也流淚了,派他去了到所在地後,後來在城破的時候,手刃十幾個農民軍,最終大呼戰死。
現在他不過是司禮監的一個行走,拜在王承恩的膝下,做個幹兒子。
方正化高大魁梧,可謂是山東大漢的代表,見到幹爹突然回來,立刻跪倒請安拜年。
王承恩拉起他來:“趕緊的收拾一下,我帶你麵聖問對。”
麵對這突然的機會,方正化愣了一下。王承恩語重心長地對他道:“皇上是要問你一下,這次悄悄查訪西北的結果,這是你難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不過我可要告訴你,將實際的情況老老實實的回答,但一定要拿捏住方式,對趙大人不利的,就不要了。”然後感慨的道:“趙大人對咱們大明有大作用啊,可不能壞了他的事。”
之所以王承恩這麼,首先是出於他一個農家孩子淳樸的出身,對百姓真正的理解。還有是一個,在他們的太監眼中,誰對皇上好,他們就必須對誰好。以後不知道,但現在趙興對皇上是真的好,這一點不可否認。還有一點,外朝的官員,現在牛氣衝,把持了整個朝政,對他們這些太監,連正眼都不看,但大局是如此,這些太監們也無可奈何。而趙興專門和那些官員們對著幹,很是讓太監能感覺到解氣,自然而然就將趙興看成了自己人。
不壞自己人的事,這是規矩。何況還是利國利民呢。
方正化當然明白這其中的種種關聯,於是心情激動的對王承恩保證:“幹爹放心,孩兒一定將事情辦妥,絕對不會給您的臉上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