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薊州之戰(2 / 2)

聽到這一句許諾,拔都眼睛就亮了。薊州是一座一直沒有被攻破洗劫的城市,那裏麵的人口和財富,是在苦寒之地的蒙古人所不能想象的,幾千戶的百姓,就單單他們擁有的鐵鍋,就足以讓自己的部落享受一段非常富足的生活。

尷尬地笑著解釋,“其實我不是想違抗旗主的將令,主要還是沒有理解旗主的睿智。”但是轉而就詢問:“這樣的進攻我們還需要多久?”

被問到了這個問題,佟養性也不能夠回答,因為他是半個漢人血脈的人,在整個大金的朝廷,他自詡沒有人能夠比他更了解漢人,包括那個範文程。

在漢人的哲學裏,一直在宣揚著仁者愛人,宣揚著非攻。但其實,整個漢人的曆史書中所記載的,最大的篇幅就是戰爭。

大漢民族對戰爭技巧,在五千年的曆史中,已經被錘煉的爐火純青。他們一麵在宣揚著博愛和仁慈,一麵卻想盡一切辦法挑起戰爭。即便是最強盛的朝代,或者是最懦弱的朝代,依舊貫徹著這種固定的思維。對於他們來說,隻要三五年不打仗,那就渾身難受的很,那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挑起一場戰爭。

其實,佟養性真的為周邊的遊牧民族感覺到悲哀,真正的曆史上是,那些遊牧民族最想的就是拜服在中原文明的腳下,然後和這個文明和平相處。但是因為漢民族那種融化在血脈裏的,真正的好勇鬥狠,根本就不允許任何一個民族和他們共同相處。

當然,如果真像這個大漢民族他們宣揚的那樣,愛好和平,那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就不會傳承幾千年,早就被他們周圍如狼似虎的野蠻民族給滅絕了。

他們的聖人怎麼說?好戰必亡,但後麵的那一句更加恐怖——忘戰必危。其實就是告訴他們的子孫,戰鬥吧,隻有不忘記隨時戰鬥,才能生存。而他們的子孫也深深的記住了這一個教訓,上下幾千年,統計下來,就沒有一天是和平的日子,他們一直在戰鬥。有敵人要戰鬥,沒有敵人,一定要創造出一個敵人來,堅決的戰鬥。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民族啊,不是在戰鬥中消滅你,就是在文化的同化中融化你。總而言之,生存在他們周圍的所有民族,無論你是多麼強悍,最終你依舊逃不掉亡國滅祖的命運,融入到這個可怕的民族之中去。

當然,佟養性認為和這個野蠻人怎麼也解釋不清楚的,仔細的觀察了戰場,然後笑著解釋:“要想釣出大魚,怎麼能犧牲魚餌呢?隻有咱們這裏打的慘烈,才能讓對麵的焦急。打吧,再派上去一千勇士,讓這座城池感覺到岌岌可危,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拔都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雖然心疼自己手下的生命,但還是咬咬牙大聲的下令:“再上一個千人隊,衝鋒。”

隨著拔都的一聲令下,又一個千人隊嚎叫著,跳下戰馬,拋棄了他們最擅長的騎兵戰術,邁開他們那雞心兒的羅圈腿,去進攻那一座漢人最擅長防守的城池。

看著又是一千個勇士們撲上去,明明白白的變成炮灰,拔都握著馬韁繩的手死死的抓緊,最終變得蒼白,最終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這已經是第3批了,讓隻會騎射的蒙古勇士,去抬著雲梯,用無力的羅圈腿,攀爬那座高高的城牆,去攻擊敵人,這和讓自己的勇士們去送死,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他真的不知道,在自己部族的勇士消耗光之前,那條大魚到底能不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