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和幾個人見麵之後道:“城外還有大名知府盧象升的義勇,請解巡撫派人,將他們引進城吧。”
都到了這個地步,解經方也不能再拒絕盧象升入內了,於是派出人手,招呼盧象升入城安置。這一下,通州再增加七八千兵。
晚上的接風宴,最終是高高在上的趙興被冷落了,反倒是盧象升和解經方等冰釋前嫌,談的是熱火朝天。
倒是總兵楊國棟對趙興殷勤無比,畢竟按照站隊,兩個人都屬於武將係統。
楊國棟給趙興滿上一杯酒詢問:“指揮使大人,您立下了破天的大功,不知道您下一步作何安排?”
一聽這話,盧象升和解經方方大任就停下了歡談,提起耳朵細聽。
趙興直截了當的道:“我和洪承疇已經占據了遵化,堵住了皇太極的退路,那裏將開始一場慘烈的爭奪戰。我還得回去,雖然不能幫著守城,但在外搔擾攻城的建奴,減緩洪承疇的壓力還是必須的。所以,我準備在這裏休整一夜,明日補充了糧草就走。”
解經方等就如釋重負,楊國棟卻有點擔憂。
趙興對著楊國棟道:“再堅持堅持吧,皇太極是兔子尾巴,長不了啦。”
楊國棟擔憂的詢問:“指揮使大人何來此說?”
趙興信心滿滿的總結:“我在京城,配合滿桂經略在永定門一戰,殲滅建奴一萬,在京城外,前前後後的也殲滅了他萬人,已經讓皇太極不多的兵力更加緊張。而現在,孫師傅在外奔走,整頓各地兵馬,滿經略也在京師,整頓勤王大軍。小國公的京營已經完成了編練。再加上遵化斷了皇太極的後路。現在的皇太極已經被我們包圍在了京畿地區,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他皇太極為了逃回遼東,就必須奪回遵化。我的目的就是要利用遵化奪城戰,再度消耗皇太極的兵力,打擊他的士氣。然後在他兵員枯竭,士氣低落的時候,和滿經略孫師傅一起,四麵出擊,將皇太極殲滅在京畿地區。如果真能夠實現這個目標,那麼,困擾我們大明最大的問題,就算徹底的解決啦。”
聽到這樣的局勢安排,在座的幾個人無不歡欣鼓舞,盧象升難得的對趙興有了笑容:“趙大人為國甘冒風險,真是難得,盧某佩服,來,下官敬趙大人一杯。”
趙興舉杯:“個人誌向理念不同,但一顆愛國為國之心當相同。求同存異,才是黨派間的處事之道啊。”
“嗯,求同存異。”盧象升沉吟了一下,然後一口喝幹:“這句話真的精辟啊,為了這個大明的中興,我們當存求同存異之心。”
解經方卻表示了鄙夷:“道不同,不與為謀。隻有誌同道合者一起,才能中興大明。”
趙興看了他一眼,輕輕苦笑搖頭,卻也沒有辯駁。在這個時候,和他辯論,沒勁。
酒宴就在這種不鹹不淡中結束了,趙興和他們的將士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之後,第二天準備帶兵啟程的時候,卻發現,來時候好好的,現在,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