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崇禎的臉麵(2 / 2)

後來投降滿清,那都是朝廷的那幫官員給逼的。先有崇禎堅決不同意給毛文龍平反,再有朝堂大佬步步緊逼,又有山東大官吏層層壓迫,帶著為義父複仇絕無的心情,才不得不叛出山東,投降了滿清。

而現在趙興所做所為,這一點大家都點頭讚同。

“而三義子對毛文龍的忠誠已經不能用父子可比的了,所以,臣心思黑暗,請封毛帥之子毛承鬥為東江鎮總兵官。但毛承鬥年幼,為體現皇恩浩蕩,請皇上在京城賞賜田宅,接毛帥發妻張氏妾田氏在京培養毛承鬥。”

之所以趙興有這樣信心,隻要捏住毛文龍家屬,就能拿捏住三人,身體在曆史的結局上獲知的。

真為義父複仇,才甘心投降殺了他們全族的敵人,可見三人對毛文龍忠心到了什麼地步。同時,當三人被封三順王的時候,幾次請毛承鬥跟著他們享福,為此,不惜甘心上書順治,願將自己的王爺爵位,轉讓給毛承鬥,這就不是忠心能形容了。但毛承鬥有骨氣,最終為了擺脫三人的一片真心,披發入山,最終不知所蹤,全了自己的骨氣。

但這時候趙興這麼,其實是擔著巨大的風險的,因為毛守義就握著刀子站在門口呢,這種明明白白的拿人人質的做法,如果毛守義反感,以他東北人的暴脾氣,直接就能揮刀砍了他。

結果心虛的看向毛守義,所有的人都看向了毛守義。毛守義已經聽明白了,他直接跪倒在門口,對趙興磕頭:“多謝大人良苦用心。”然後直言:“隻要皇上為毛帥平反,善待我家東家,我敢保證我家兩伯父,兄弟毛可喜,絕不會做出背叛朝廷的事。”

有了這句話所有的人就都放心了,也解開了崇禎的擔心猜忌。

之所以崇禎默認袁崇煥殺了毛文龍,最根本的是,毛文龍堅決不放家屬在北京,不接受文臣太監監軍,這是做為一個封疆武將最大的忌諱。

如果他們能接受將毛帥一家安置京城,崇禎還是可以按照趙興的辦法重建東江鎮的。因為他也知道東江鎮的巨大作用,尤其在趙興彙報的皇太極賊心不死,更是建立蒙八旗,漢八旗的重大壓力下,崇禎隻得放下麵子。

但真的讓他明昭下為毛文龍平反,還是有些下不來台。

看到崇禎這樣的表情,趙興隻能繼續和稀泥。:“臣請萬歲給毛仲明等三人寫一封家書,是家書。臣帶著這份家書去山東,親自麵見三義子,向他們解其中隱情前後。”

這樣的安排非常周道,是家書,不是聖旨也不是手諭,如此,就在官麵上,做為皇帝,就沒有推翻先前為袁崇煥背書的聖旨,皇上就沒有出爾反爾,但在人情安排上,上個人的關係給予了平反肯定。這不但能解決問題,還會拉近崇禎與三人的關係呢。

麵對趙興這樣的熱心擔當,崇禎也不能再什麼了,於是,直接吩咐趙興拿來紙筆,就在趙興的家,親自給三義子寫了封信。

信的內容就是當時被袁崇煥蒙蔽了,同時也是為大局考慮,才給袁崇煥背書了。

現在,朕準備重新開東江鎮,以毛帥之子毛承鬥為東江鎮總兵,三人實際領兵,朕允許你們以個人的名義,為毛帥在家鄉,在皮島設立祠堂祭祀雲雲。

其實這樣的安排,就等於是崇禎向三人認錯了。如此既全了崇禎的麵子,又安撫了三義子之心。

拿到了這封信,趙興新中歡喜,曆史,總算是明顯的被自己擰轉了,皇太極後兩場入寇京畿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啦。大明這架烽煙滾滾衝向深淵的馬車,隻要崇禎不作死,總算是被自己踩死了刹車。而一旦洪承疇孫傳庭再解決了西北,那麼這架馬車掉頭他行的大局,就定了。

安排完這事,崇禎站了起來,開心的道:“短短半日,就辦了這麼多國家大事,而且還都能落實,這可比開一個月的朝會效力高多了,朕看來,下次有什麼大事,幹脆就在趙愛卿家談吧。”

趙興一個踉蹌,你要死嗎?你不能死,但我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