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仲明一見,當時大喜,這個漢子,原先是自己手下的千總,是一員真正的猛將,當時衝過去,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歸隊歸隊,趕緊的歸隊。”
“二哥,你不地道,這是我先看到的。”毛有德當時怒了,這樣的良將,正是各個營缺的,入伍就上手,哪能跑了他。
毛仲明死死的抓著不放:“我怎麼就不地道啦,他原先就是我的兵,他現在不是報名參軍的,是歸隊,歸隊懂不。走,麻溜的跟我歸隊,立刻進行新兵訓練工作。”
毛有德堅決不讓:“不行,他上我那報名的,現在他是我的兵。”於是兄弟兩人u爭吵一團。結果毛可喜趁虛而逃:“兄弟,跟我走,直接讓你做個先鋒,隻要開打,我就讓你第一個上。”
“將軍,真的?”
“真的。”
這個大漢就掙脫毛家兩兄弟:“我跟你走。”
拉著這個漢子的手毛可喜心中狂喜:“你這樣的人,開戰讓你第一個上?想的美,我舍不得。”
跟著過來的孫元化看著這一幕幕活劇,再聽趙興指點著:“這裏,我要建設一個煉鐵廠,最好能直接煉出鋼,那裏,我開工建設個兵工廠,直接在這裏打造火槍,鑄造大炮。現在我不是嫌棄這些難民是累贅,反倒嫌難民太少,我要做的事太多,人手總是不足啊。”
孫元化麵對趙興的藍圖規劃,感慨的對趙興道:“在大明,為官府做工,是徭役,是死刑。在大明當兵是地獄,逃還來不及,哪裏有這樣的情景?”
趙興笑著道:“大明內地,官府徭役,不但累死累活,做牛做馬,還要自備糧食。而我這裏,是當他們工人,給他們工資,雙方是雇傭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這裏當兵,是尋找到他們報仇的機會,再加上東江鎮的兵足額糧餉,管吃管喝,怎麼不讓他們趨之若鶩?隻有這些心懷仇恨,甘心情願做工的百姓,才能不怠工,更不會出現內地徭役者故意破壞的事情發生,才有這樣的軍隊,上戰場不轉身逃跑崩潰的現象發生。”
“如果大明,都如東江鎮這樣該多好啊,何至於大明糜爛至此啊。”
“大明永遠做不到這樣的。”
“為什麼?”
“因為體製,因為製度。”趙興聲的回答孫元化:“因為體製,讓官吏們腐敗貪婪;因為製度,讓貪婪的官吏們有機會,或者是名正言順的對百姓盤剝,讓百姓對官府心生痛恨。”
孫元化深有同感,滿麵憂國憂民的低聲道:“是啊,要想大治,必須大破,必須從根子上來。我們的大明,需要一場變革變法啦,否則國將不國啦。”
趙興很理解這位科學家,隻有科學家才有靈活而激進的頭腦想法:“下上下幾千年,無不從變法興。但一旦變法失敗,不但血流成河,更會加速王朝的覆滅。變法有風險,改革須謹慎啊。”
孫元化卻淡然一笑:“隻要變法,就有失敗的風險。就好比我研究的鑄炮方法,是從無數次的失敗裏,才最終取得了現在的鑄炮方法。失敗是避免不了,但不能因為懼怕失敗,就不去做啊。”
趙興點頭:“改革會失敗,一旦失敗,後果將是何其慘重?那麼,我就用你鑄炮試驗的辦法,在這裏,在皮島,在東江鎮進行改革試驗。一旦失敗,損失不大,局麵可控;一旦成功全麵推行。如此穩紮穩打,我想,不但阻力會,也會能被接受施行。”
孫元化看著這片熱火朝的土地,點頭:“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