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時,又是中旨,所以這裏就有了一個巨大的緩衝,各地地方官,願意執行的,你就執行,不願意執行的,崇禎也不想拿他怎麼樣。雙方都有個退身步。
至於趙興和李守一怎麼樣拿著雞毛當令箭,那是他們兩個人的事。反正執行好了,是皇上銳意改革,執行不好了,那是佞臣曲解了皇上的意思。總而言之一句話,不管結果如何,崇禎都立於不敗之地。
而對於趙興來說,隻要崇禎放出這個聖旨,自己就占據了製高點。而至於崇禎,從現在開始會被代表官紳大家族利益的官員集團怎麼玩虐,自己不在朝堂,眼不見心不煩,也算躲開了一個漩渦。
畢竟,麵對一個楚雄州的阻力,可比麵對整個天下的阻力,小的太多了。
回到了錦衣衛的衙門,趙興交代了諸多事情。趙興總是滿天飛,朱晨光和趙梓早已經習慣了代替他上下打理。
然後在午門廣場,帶著六千躍躍欲試的北鎮撫司力士校尉,拜別了站在午門上送別的,充滿期待的皇上,殺氣騰騰的南下雲南。
而恨他牙癢的所有官員,包括那些勳貴們,看著他的六千錦衣衛虎狼,無不為楚雄的官紳大族感覺到瑟瑟發抖。
楚雄的官紳大族,完蛋啦。
趙興帶著的錦衣衛隊伍,沒有走南麵的永定門,而是不合規矩的,特意繞了一個大圈,走了德勝門。
這樣的作法,趙興就是要向天下明示:“我錦衣衛此次出去,不是辦差,而是戰爭。”
大隊出了德勝門,趙興沒有去通州走漕運。將士實在太多,一旦走漕運,在這南糧北運的關鍵時候,就會造成堵塞。
而是直接帶著隊伍到了天津衛。
在這裏,被提調的登萊水師的艦隊,早就等待在這裏。
趙星是準備坐著登萊水師的船,在這個秋風送爽,北方吹起海麵最為平靜的時候,沿海路南下,到廣西的防城港登陸,然後直接進入雲南。
這樣的路途行進速度最快,同時趙興也有一個小小的野望,讓自己手下的這批忠心的屬下,適應一下大海。等自己將大明改造完畢,就帶著他們,再下南洋,像三寶太監一樣,再塑大明的海軍輝煌。
當然,趙興是繼續著三寶太監的宣揚和平的宗旨,行船全世界的。然後在這其中,堅決的以三寶太監為榜樣,將那些不愛好和平的什麼什麼國王,什麼什麼大公,直接綁回大明,讓他們在大明皇帝麵前真心悔過。
然後將他們的金銀珠寶,黃金白銀,作為罰款,塞進自己的腰包。
你認為趙興曲解了三寶太監嗎?你拉倒吧,三寶太監每次出海宣揚和平,那幹嘛還要帶三到五百艏,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兩萬大明最精銳的將士?而後來,在考古發掘中,在一個明朝的藩王墓中,就出土了上萬枚南洋諸國的金錠?
所以,趙興決定,也學學那麼宣揚和平的辦法。而且一定要青出於藍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