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調兵遣將(2 / 2)

而在大淩河一戰,表現的也是可圈可點。

更是跟趙興南下雲南,得到了真正的錘煉,眼看著一顆新的將星就要冉冉升起。結果卻落到了自己的手中。

用吳三桂替換他老爹吳襄,是再好不過的人選。

吳家和祖家在遼西的勢力,都不會反對。而且還會更加支持。

而將那個窩囊廢換走,就可以讓洪承疇有一個智勇雙全的猛將在手,對付起皇太極來,就更加有底氣了。

吳襄苦著臉:“那末將將做何安置呢?”

趙興笑道:“你將調防綏中,做綏中總兵。”

在原先,綏中也是遼西重鎮,在那裏做總兵也是一種重用。

但是隨著局勢的改變,綏中在這個時候已經可有可無,那裏的駐軍隻有一千,算是給他一個榮耀的養老。

不情不願的感謝了趙大人的關懷體貼,隨後就和自己的兒子交接了防務,然後神色寂寞的上綏中上任了。

“現在義州有誰在防守?”

洪承疇立刻回答:“原先的密雲總兵唐通,帥兵一千住守。”

趙興就搖了搖頭:“三桂,你說說你的看法。”

這是給吳三桂在洪承疇的麵前表現的機會,也是讓洪承疇對這個小將軍心中有個底。

吳三桂當仁不讓,拿起了指揮棒,在那一麵巨大的地圖麵前站定,指著廣寧的位置,“廣寧還在建奴的手中,他南下就可直逼大淩河,西出就可攻擊義州衛。

而義州,是我們錦州的門戶,越過閭山,在這其間,中間一馬平川,正適合騎兵的大規模運動戰。如果皇太極,派兵攻取宜州衛,並且以此作為攻擊錦州以及整個遼西的前進基地,我們的整個局麵就被動了。”

此話一出,洪承疇立刻折服,而趙興更是大家讚賞。

因為吳三桂正說到了曆史上的必然。

曆史上,皇太極就是這麼做的。他用全力,用了半年的時間攻打下了義州衛,然後以這裏為基地,發動了錦州之戰,最終讓大明朝廷湊出來的最後一股13萬的精銳,轟然崩塌。把洪承疇逼到鬆山,最終戰敗被俘。

洪承疇就問:“那依照吳將軍,該怎麼做?”

吳三桂就信心滿滿的道:“依照末將的建議,將囤積在山海關的滿桂總兵的八萬機動兵力,調到義州衛囤積,不但縮短了將來打擊包圍大淩河和錦州建奴的時間,更能確保義州的萬無一失。這豈不是一舉多得?”

洪承疇皺眉,微微搖頭。看來這還是一個年輕的勇將,而沒成為縱觀全局的帥才。

吳三桂看見,躬身施禮:“末將有考慮不周之處,還請總督大人指教。”

跟著趙興,在趙興不斷的挑毛病下,早已經把吳三桂原先的年少輕狂給磨沒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99127010/68899334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