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人口爭奪戰1(1 / 2)

皇太極在皮島戰爭中,搶的是盆滿缽滿,真正誌得意滿。於是,在穩定了戰線之後,開始了他的集權政策,為正式建國稱帝做準備。

首先,他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麵坐”,共理朝政的舊製,改為自己“南麵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鏟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製,設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製統治。

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擴充漢八旗。

采取對漢人的懷柔政策。他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餘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莊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莊,“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並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這些措施,使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製約,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大量任用漢人為官。

而將這一次,從鐵山北的廣大地區,搶來的四十萬朝漢百姓,也不再賞賜給手下為奴,而是將他們編為農戶,發給土地,收取八成地租徭役。

將手藝人,編為匠戶,為國家打造器械。

但將擄掠的女子,分給強壯的女真勇士,要求他們不得虐殺,還派人定期點看。一旦發現有虐殺現象,罰五十鞭子,外加兩匹馬。

一切都已經完成,於崇禎八年,繼皇帝位,國號大清,改女真人為滿人,徹底的與野蠻割裂。

國家建立了,發展是關鍵。而在這個農耕為主的封建年代,人口是根本,是大問題。他和趙興想的是一樣的,人口多增長,靠多生孩子少種樹是不現實的,來不及。

來不及怎麼辦?

好辦,發揚滿族人祖先的傳統,搶。

遼南丟了,並不要緊,比起遼東這片廣袤的土地,一個遼南不過是彈丸之地。於是,在用漢軍對遼南嚴防死守之外,皇太極開始對黑龍江流域進行征服。

黑龍江流域之廣大,堪比十個遼南。而在那白山黑水之間,有無數的生女真,鄂倫春;越過長白山,還有廣袤的西伯利亞,那裏有無數的羅刹人。

不管是什麼樣的民族,他們都彪悍異常,若不是他們還處在原始階段,武器裝備還存在大棒石頭的時期,原則上,連滿清八旗都不能與他們相抗。

而皇太極就是抓住了自己的這個優勢,鐵騎鋼刀過處,便是到處唱著征服的戰歌。

但把這些野蠻人抓過來,他們隻能打獵挖參,參加軍隊征戰,對於大清來說,在增強國力上,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於是,他就將目光投向了遼西。

雖然現在遼西兵強馬壯,但兵強馬壯不等於有戰鬥力,往往成了敵人的運輸大隊長。由於大淩河的祖大壽,親自坐鎮錦州港的洪承疇,宜州的吳三桂,死死地頂在了前線,互成犄角,守望相助,讓滿清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成為了不現實。

那麼立刻化整為零,從敖漢通遼方向滲透到遼西去,主要的目的就是強掠人口。

這還不夠,皇太極又命令從蒙古出發,沿著漫長的長城防線,不斷的進行小股突破。從西至甘肅,東到遼東,每日每夜都有小股的蒙古人,滿清八旗滲透到中原,劫掠人口物資。

楊嗣昌的邊軍,雖然進行了整頓,真正兵精糧足戰鬥力強悍。但原先的那種一點固守,外圍大兵團馳援參戰的辦法,麵對著無孔不入的敵人,卻凸顯出了他們的笨重。更有點像伸出五個指頭捉蒼蠅,每個蒼蠅都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