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我們需要個小人(1 / 1)

溫體仁和錢謙益對趙興沒有了辦法,看看鄭摱案也再做不出什麼文章了,於是也就偃旗息鼓。

拿趙興沒有辦法,那就自己再鬥吧。

於是每日朝堂,溫體仁要是不彈劾錢謙益一頓,那幾乎就是無話可說。

而錢謙益要是不告溫體仁幾個黑狀,那簡直就出了鬼了。

崇禎和趙興就在旁邊冷眼旁觀,但卻將他們互相撕咬提出來的對方罪狀,都悄悄的記錄在案。

敵人的敵人給出的罪名和罪證,是最真實的,到是省了未來趙興收集他們罪證的時間了。

但這時候也露出了一個弊端,那就是崇禎的打手,現在隻有一個趙興,而趙興需要隨時滿世界裏跑去救火,隻要他一走,崇禎就又成了孤家寡人了。

一個皇上整天和臣子們赤膊上陣的鬥,最終不是好事,這會加劇臣子和君主之間的矛盾。

弄不好,就又會出現曆史上臣子和大臣不是合做,而是拆台。最終崇禎認為臣子皆可殺,而臣子視崇禎為仇人的地步。

現在以溫體仁做相,錢謙益入閣,東林在朝堂上有死灰複燃的跡象了。

這不是好想象。

按理說,保皇黨已經成了氣候,五屆科舉恩科正科,也出了十個狀元,大批的真正天子門生,也可算是人才濟濟。

但就以第一次科舉的狀元劉若宰來說,他到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畫家,這和治國不沾邊。為人方正治政平平。即便崇禎和趙興提著脖領子拽他,但在正經的工作上,卻依舊沒有什麼建樹。其他九個,也大致差不多,還需要磨礪,積累經驗。

而五科出了兩千多門生,但因為推行新政也好,治理地方也罷,都需要這些堅決執行者下到地方上去。就比如,李守一已經坐到了雲南布政使的高位,在新政的推行上,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本來以他的變通能力,完全可以提到中央來。

但是,相對來說,他在地方卻更能發揮他的作用。因此,趙興和崇禎都準備,一旦張慎言病休,就讓李守一接替他的雲貴巡撫職務。並且再次把四川也劃歸他署理。讓他在年不到五十的時候,就成為穩定西南,發展西南的擎天巨石。

還有,就是這些科舉是真正選拔出來的人才,真正人品方正的俊傑。結果毛病反倒出在了這人品方正上了。

人品方正,就是不會轉彎,說白了,就是不會害人耍心眼。

這樣的人,跟有著豐富的害人坑人,耍心眼經驗的東林怎麼能鬥?怎麼鬥的過?

“我們的人才有缺陷啊。”退朝之後,例行的禦書房總結,趙興對崇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