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在17歲以前的四年裏,住在信王府裏,經常行走著民間的,所以他對民間的疾苦非常了解。
雖然原先曆史上,由於東林黨君子治國讓財政破產,逼迫他不得不幾次增加天下百姓的賦稅,逼的民怨沸騰,但在本心上,他是真心愛民的。為此還幾次下罪己詔。
曆史上的皇帝能夠下罪己詔,承認自己錯誤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崇禎皇帝是真正愛民,真正的想要中興這個大明的。
可惜他接手的,就已經是被他爺爺,老爹,哥哥,前仆後繼禍害的,注定要崩潰的帝國;同時他也沒遇到,像趙興這樣的穿越人士作為名臣能臣幹臣來輔佐他,最終弄得他煤山吊死。
這算是他的悲哀,更是這個大漢民族的悲哀。
但這個曆史上,由於趙興的存在,不斷的給他提出了許多治國的辦法,更為他打擊了那些想要架空他的東林,而且培養出了一批實幹的臣子,情況就大大的不同了。
現在的狀況是,南方的叛亂已經消彌了,解開了大明四麵楚歌的一麵,不但不再往南方砸錢,而且那幾個太平起來的省份,開始向中央財政繳納付稅。
而皇太極也消停了,也沒有像曆史那樣,三次入寇,徹底的糜爛了大明的中原地區,讓這個老大帝國雪上加霜。
由於新政的推行,舒緩了百姓民力,同時又增加了國庫收入。現在大明的財政,雖然依舊窘迫,但已經不是捉襟見肘,窮於應付了。
再加上哪裏有事,都有這個救火隊長趙興去為他扛起,所以現在的崇禎皇帝,感覺到日子比較輕鬆。
所以,當主席緊急的紙條,向他說了自己的門生趙亮舉等,不願在京師無所事事,都主動要求到地方最需要他們都地方吃苦任職的時候,存在高興萬分,這才興衝衝的悄悄跑出來,想要參加這個師生會。
帶著一群金花門生,來到了老回回的羊湯館。
剛一進來,老掌櫃一見,立刻熱情相迎。
他不認識崇禎皇帝,也不認識趙興這個錦衣衛的指揮使,但他認的那一群官員腰間上的金花。
叮當悅耳的響聲,讓老掌櫃感覺到非常的親近。
“諸位大人光臨,小店是無比的榮幸,快快樓上雅間請。”
崇禎就笑著詢問:“百姓不應該畏官如虎嗎?”然後一指趙興:“老掌櫃的,我可跟您說,我身邊的這個家夥,就是臭名昭著的錦衣衛,他說不定會吃你白食的。你應該把他轟出去。”
老掌櫃的聽崇禎這麼說,當時笑著搖手:“這位爺說哪裏話,佩戴金花的官員,那可是真正的天子門生,趙大人的弟子,那個個是好官。我們這些百姓,請他們來還請不到呢。”
崇禎就一笑:“那其他的官員呢?”這就有點抬杠的意思了。
這個老掌櫃的臉立刻就撂下了,鼻孔裏哼了一聲:“我們這些小百姓,高攀不上,隻能敬而遠之了。”
這就是明確的答案,高下立判之間,讓崇禎心情大悅:“自己的真正門生,真的給自己長臉啊。”
老掌櫃繼續一麵往裏讓客一麵看了一眼趙興,小年輕人一個,即便在錦衣衛裏官職也高不到哪裏去。雖然他的腰間沒有帶金花,但能跟帶著金花的一群人走在一起,自然而然也不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