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隻要不是談什麼秘密的事情,曹化淳就會坐在門口的桌子邊,隨時記錄著兩個人可能安排的事情。
遼東的問題安排了,話題自然而然就轉到了西北的流寇上。
趙興隻能歎息:“看來當初咱們的人事安排,還是有些錯誤。楊嗣昌不是個帥才,讓他做三邊宣大總督,可謂是用人不當。”
崇禎點了點頭:“楊嗣昌就是一個善於理財的,結果我們卻讓他帶了兵。的確是弊短延長了,現在我們需要做個調整。”
“那就將楊世昌再調回朝廷。”
崇禎點頭同意:“可是他也兢兢業業,從那麼重要的職位上調回來,給他什麼職物好呢?不能寒了他的心啊。”
趙興就略一沉思:“讓他依舊做戶部尚書,這個他的老本行,然後再加東閣大學士,讓他入閣。這樣就兩全其美了。”
崇禎就再次點了點頭,就看了一眼曹化淳,曹化淳就再次擬旨。
“那麼他的職務由誰來接替呢?”
趙興就輕鬆得道:“既然楊嗣昌回了戶部,那麼知兵的盧象升正好可以對調。”
崇禎就悄悄的一皺眉:“他有這個能力嗎?萬一再出現原先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趙興就胸有成竹的肯定:“盧象升這個人我是了解的,原先在大名府的時候,他就曾經訓練出一支天雄軍。那一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打的周邊所有的流寇聞風喪膽,三年沒有一敗。足可以看出他在練兵,作戰方麵,有其獨到的能力。”
這麼說就是一個借口,其實趙興真正了解的盧象升,是在曆史上。
曆史上,盧象升在崇禎六年,因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
後升任兵部侍郎,再遷兵部左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崇禎七年,擊潰張獻忠農民軍。
崇禎八年,擊敗高迎祥、李自成農民軍。崇禎十一年,擔任兵部尚書,力主抗清,皇太極四次入寇,盧象升守衛京師,連戰皆捷,反被太監高起潛陷害,免去尚書職務,以侍郎視事。最後被滿清包圍,高起潛見死不救,最終壯烈殉國。
但在這個曆史上,估計皇太極的第三次入寇不會再發生了。高起潛那個混蛋,還在宮內掃廁所呢。他想陷害盧象升,連邊都沾不著。
“既然你推薦他就讓他去吧。”
“臣保舉他總督三邊,宣府、大同、山西軍務。”
崇禎就再次對坐在門邊的曹化淳點點頭。
曹化淳立刻再次擬旨。
就在這輕鬆的談話裏,兩個人就決定了朝堂上最重要的兩個職務。
崇禎就意猶未盡:“那麼你不到西北去看看?”話是有谘詢的意思,但很明顯,他是想要趙興去看看。
趙興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卻委婉的拒絕了:“剛剛將盧象升調過去,然後我就跟著後麵叭叭的過去,這會讓盧象升感覺到我對他的不信任。這不好吧。”
崇禎就明白了,這小子是不打算出去了。這一定是原先,自己把彈劾他的家夥,輕輕的處理,讓趙興對自己的信任產生了懷疑,他準備在京城裏蹲著,哪裏也不去了。
於是崇禎就痛苦的琢磨:“你在京城老這麼蹲著不成啊,我該怎麼樣挽回他對朕的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