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水師,也可以在沿海,配合我們作戰。”
登萊巡撫管轄的張大可水師,在獲取了趙興的搶劫證之後,縱橫黃海渤海以及南海。每年搶的是盆滿缽滿。
再加上有趙興東江鎮皮島的軍火廠開了的供應。現在張大可的水師,那就好像氣兒吹的一樣,規模龐大無比。已經徹底的掌握了整個大明帝國周圍的海域。
什麼紅毛白毛海軍,什麼鄭子龍的海盜,在他的麵前,隻能乖乖的納貢稱臣了。
所以現在的張大可,就將它的軍隊分成三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在大洋裏巡邏,找那些不開眼的人晦氣,一部分就是駐留在登來港口作為警戒,隨時替換前麵久戰疲憊的兄弟。
還有一部分,就是那些久戰疲憊的兄弟,撤退回旅順,在這裏獲得東江鎮的物資補給,修整整頓。
這樣的安排也是趙興提議的,這就是後世的航母戰鬥群的辦法。
一個在戰鬥,一個在準備戰鬥,一個在修整。保證大洋的海麵上,總有一隻戰鬥力充沛的艦隊的存在。
被張大可留在東江鎮的副將,也站出來:“如果這樣的安排,我的水師,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然後接過錢千城手中的指揮棒:“我可以先一步出擊,攻占遼河口的鮁魚圈。這樣,進攻牛莊的隊伍,就可以得到我海上的配合,做到沒有後顧之憂。而你們的運輸線,也完全可以不走沿海道路,就在海上直接運輸到前線。這樣就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麵對著有理有據的規劃,趙亮舉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
這就是不管是哪一股勢力,最終他們的根源都出在趙興的手中。而這些年,趙興一直嚴格的打壓窩裏鬥的。所以就沒有出現東林黨人那樣,外麵要外鬥,裏麵要內鬥的現象出現。
趙亮舉還是負責任的提醒:“諸位的意見是諸位的意見,但我們這裏所有的意見,都僅僅是意見。我們必須上報給趙大人,上報給皇上。我們必須要按照皇上的旨意來辦事。這一點,絕對不能僭越。”
這就是趙亮舉這些金花錢的人,在東江鎮所起到的作用。
這也就是不久之前,趙興這個老師悄悄給他們傳過來的指令——一定要在潛移默化之中,改造東江鎮的思想。慢慢的讓東江鎮的文武將士百官,讓東江鎮的百姓知道。
東江鎮是大明的東江鎮,是我趙興控製下的東江鎮,不是他毛家父子的東江鎮。
這一點非常關鍵。
於是幾個人,就仔細的推敲了理由和結果,最終謹慎的寫了一份報告。
在這個報告上,包括趙亮舉都簽下了字。
然後緊急送往了北京城。
當趙興和崇禎接到這樣的報告之後,心裏是相當欣慰的。於是崇禎皇帝毫不猶豫地批下了幾個大字:“身處海外,戰況刻不容緩,非原則問題,不必請示。”
這樣的批示就在說明,崇禎已經開始對東江鎮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