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小夥子,有時間多花在讀書學習上吧,別去爭那所謂的虛名,沒意義!”
看到諸葛亮被唬住了,吳涼也懶得解釋,直接裝作了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
“等等!”
聽到吳涼的話,諸葛亮直感覺被戳住了痛處。
他現在最自豪的事情便是他老師的一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怎麼到了吳涼這裏,反而成了虛名了?
“論珠算,我確實不如你,可現在時值亂世,最珍貴的無疑還是定國安邦之策,珠算再厲害,又有何用?”
很快,諸葛亮便又有了主意。
論珠算,他承認自己不如吳涼,論軍事,吳涼兩計滅十多萬曹軍,已經有了戰績,他自己現在還是白身,毫無戰果,自然不好紙上談兵。
但若論內政,他諸葛亮還沒真正服過誰。
“定國安邦之策?”
聽到這話,吳涼差點笑出了聲。
跟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三好青年談定國安邦之策,他恐怕是真不知道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有多繁榮吧?
“行吧,既然你都說到這兒了,那我就給你稍微講講。”
吳涼定了定神,麵前這個小白臉看起來也有些意思,不像他之前見過的讀書人那麼迂腐。
“那我問你,既然要定國安邦,那麼,何謂國?”
“何謂國?這....”
聽到這個問題,諸葛亮一下子愣住了:“有土地,有政權,即是國啊。”
但回答完以後,總感覺沒這麼簡單。
聽到諸葛亮的回答,吳涼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嗬嗬,既然如此,那我買下城外一塊田,有了土地,再買上兩個奴隸,封他們一個當宰相,一個當大將軍,這豈不是就是國了?”
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直到十九世紀初,才有了確切的答案。
現在這樣一個王權之上的三國亂世,哪裏有什麼國的概念?
“這...”
果不其然,諸葛亮聽完這話,瞬時便愣住了。
按照他的說話,這不也是一個國麼?但是,這也太扯了吧?
但到底,什麼是國?他諸葛亮一生一世都在學習,就是為了定國安邦,成就一番事業。
可到底,什麼才是國?
“吳先生....”
然而,諸葛亮剛一回頭,卻發現剛剛還在這裏的吳涼,早就背著一把剔骨刀跑遠了。
“此等人物,絕對是驚世非凡之大才,我倒要看看,這樣的人物,一身學識到底是怎麼學的!”
隨即,諸葛亮一狠心,徑直朝著吳涼離去的方向跟了過去。
然而,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他本以為吳涼隱於市井,再怎麼樣開個私塾教書育人,亦或者每日外出,觀察民情。
可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吳涼竟然背著剔骨刀,徑直走進了屠宰場裏!
“不不不,吳先生肯定是有別的事情!不會是這樣的!”
聯想到吳涼先前那一身血腥氣,諸葛亮不斷的在心裏安慰自己,希望是自己想錯了,學究天人的吳先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去做那種下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