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諸葛亮,主題人也是諸葛亮等人。
但是監考官則是荀攸,荀攸是一個很果斷的人,所以吳涼把監考官的位置交給了此人。
子路分到的位置十七;十八,找了半天子路才找到這個位置。
因為人員眾多,為了公平起見,所有卷子發到手底下的時候是不準打開的,必須得等到所有人都拿到卷子之後才能打開。
子路率先拿到卷子,隻感覺這個卷子有些沉重,但沒有多想。
等到開始考試的時候子路打開袋子才發現卷子竟然足足有八張!
整個考場上的歎息聲此起彼伏,但很快被在考場上的金吾衛給製止了!
“若是再有聲音,馬上逐出考場!”
這一下,整個考場頓時安靜了,隻有眾人寫字和翻閱試卷的聲音。
在案幾上麵有兩種筆,一種是毛筆,另一種則是一根羽毛,然後旁邊是墨汁。
子路很是好奇,他並沒有見過如此奇怪的筆。
便用羽毛沾了沾墨水,然後在草稿紙上畫了畫,卻驚訝地發現羽毛竟然能吸收墨水,寫出來的字體也比較細小。
但是卻沒有毛筆好用!
所以子路還是選擇了毛筆。
前麵的題都是五經、詩書等,子路很快就寫完了。
但是到了後麵卻難了起來。
“小明在池子裏麵倒水,一刻鍾能夠倒五桶水,而水池子兩個時辰放二十桶水,請問池子多久能放滿水?!”子路在心中默念這道題。
看完之後頓時抓狂不已!
這是誰出的題?有點反人類啊?
諸葛亮作為主考官也在看卷子,這些題都是一些大儒和陛下等人包括他們出的,在試卷沒有發下去之前沒有人知道試卷的內容。
諸葛亮看前麵關於五經和詩書的題目覺得雖然有些朝綱,但也不算過分。
等他看到了後麵那道放水的題的時候眼睛頓時眯了起來。
“這道題應該是陛下出的吧?”
“當然是我出的!”吳涼此刻在皇宮當中,和大喬兩個人看試卷,自豪的說。
吳涼嘿嘿一笑,當初我經曆過的你們也得經曆!
大喬有些不解:“敢問陛下這道題的意義何在?若算術的話有更好的題……”
“皇後有所不知,這道題看似簡單,其實裏麵內涵天地之靈氣,隻有知道天地真正的意義才能夠知曉這道題的答案!”
吳涼重重的說。
嗯!就是這樣!
這也算是吳涼的一個小小的惡趣味吧。
這次考試前麵的五經、詩書雖然算分,但是並沒有最後的算術和民生重要。
前麵的考經主要是看這個人品行如何,這個人做事如何。
而後麵的民生問題是在看學生的能力了。
若是學生適合為官的話,那麼在民生的考題上麵就能夠看出這個考生能夠做什麼樣的官。
前麵五經、詩書等的考題是一些大儒出的題,而算術則是吳涼親自出題,後麵的民生是吳涼和各個官員的代表一同出題的。
各級別,各種類的官員都要出題,如此才能夠看出這個考生適合當什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