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高三24班(1 / 2)

下午兩點,高三年級正式在班上集合。

由於是新分的班,座次未定,所以4班的同學還隻是在教室裏隨意站坐。大多數的同學是認識的,雖然夏日悶熱,進入高三氣氛壓抑,但還是你一言我一語得熱鬧。

過了沒一會兒,一個理著平頭的圓臉胖子走了過來。

陳宇對他印象深刻,前世高二、高三兩年的班主任、化學老師,盧寶平。

以陳宇進入大學後的了解,由年輕老師擔任班主任,不止是筠州中學才有的做法。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高中苦、高中累,學生頂不住,老師也頂不住。

除掉一些有高考紅利的地方,大多數省份的學生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學,都離不開朝七晚九,甚至朝六晚十的艱辛努力。

而這樣的努力,學生們或許隻要堅持三年,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卻是年複一年。

所以,高中班主任的辛苦程度是不亞於學生的,一般老師都頂不住,也很難有這個幹勁,所以這一項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剛擔任老師的年輕教師身上。

陳宇還記得,盧寶平擔任4班班主任的時候,還隻有二十四五歲,隻因平頭發型和白背心加白襯衫的搭配顯老,才看起來讓人覺得0出頭。隻是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刻意想讓自己變得成熟的緣故。

平心而論,盧寶平在擔任自己班主任的兩年期間,是十分稱職和敬業的,要不然他也不會為了自己沒考好的英語,而在暑假專門打電話過來詢問。隻不過,這位圓臉的年輕人刻意想在一群少年麵前樹立威望,時常板著個臉,叫陳宇對他沒什麼好感。

不過重活一世,他的很多看法和態度,也發生了改變。

盧寶平的到來,讓嘰嘰喳喳的教室立即安靜了下來。他沒有立即話,而是狀若無意又頗為明顯地,將班上同學認真打量,眼神透著微妙的殺氣。

就這短短幾秒,教室裏的氣氛瞬間降了好幾個氣壓,高三的緊張感伴隨著花板上呼呼旋轉的電扇,就此凝成。

他這才開口:“從今開始,大家就是名副其實的高三學生了,再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你們就要參加高考。這將是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也將是決定你們未來命運的一場考試。

“別的話我也不多了,你們其中,有很多人已經18歲了,沒有滿18歲的也差得不遠,應該有一個成年人的心態。

“接下來這一年,我和4班所有的任課老師,會拚盡全力幫助你們提升成績,在高考獲得好的成績,將來能進入一所好的大學,但是在這之前,是你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做好吃苦受難甚至扒層皮的準備。

“有句話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作為老師,再怎麼想幫你們,前提還是你們自己有上進心。你們要是自己鬆了勁,怕苦怕難,甚至對學習對高考不當一回事,那老師們也沒有辦法。將來你去社會上受苦,做苦力,那時候不要後悔,也千萬別反過頭來埋怨老師,我們不當這個惡人!”

盧寶平停頓了一會兒,掃了一眼教室裏有坐有站的年輕人,發現大家的麵容都嚴肅了許多,知道自己的這一番“恐嚇”收到了效果。

但他也明白,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是最貪玩也最健忘的,他們懂道理,但是再深刻的道理也隻能管一時的作用,過個兩三就會被拋到腦後去。

所以,他得反反複複地講,一刻不停地灌輸,才能將這一群試圖脫韁的野馬拽回固定的軌道上來。

他沒有想自己何苦如此,他隻覺得教師的榮耀迫使他這樣去做,而且不容思考、不容置疑。

他也知道,滿座60來個人,沒有人能體會他的良苦用心。

但這次他錯了,有一個人深切地懂得他所的道理,那就是陳宇。

按照實際,陳宇現在是17歲的身體,8歲的心理年齡,其實比盧寶平還要大三四歲。

他們都經曆了高中、大學、工作的階段,有很多的感悟相通,甚至於陳宇非常明白,盧寶平這番話,又何嚐不是給不夠努力的當年的自己聽的呢。他不止在教育,還在自責,在挽救,所以耳提麵命希望自己的學生們不要重蹈覆轍。

隻是,他和陳宇都知道,這些都是徒勞。

命運是一個輪回,年輕的人聽不懂,聽懂的人已不再年輕。

陳宇是這個輪回裏最驚喜的意外。

盧寶平又鞭策了幾句,就開始編排座位,方式和上一世一樣——所有同學都到走廊上,班主任按照期末考試的排名依次喊人,叫進來的人在剩餘空座隨意挑選座位。

也就是,成績越靠前,選擇性越多,成績越靠後,選擇性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