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陽山的三陽真人,並不僅僅隻是簡單的一個封號,更是對一位修士的資質、悟性、機緣、氣運等諸多方麵的認可與考量。
在修行界一直流傳著一句話。
在洞陽山,想要成就大真人,必先成為三陽真人。而若是連三陽真人都無法就任,那必是大道無望。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三陽真人在洞陽山的地位,那就是大真人的預備役。而洞陽山曆代大真人,無不是出自三陽真人之中。
也因為此,對於三陽真人的選拔,洞陽山一直都是寧缺勿濫的。
寧願其中一個職位空缺,也不會隨意挑選其餘真人候補上來。
這一代洞陽山能夠三陽齊聚,其實不得不說氣運隆厚,或許正是趁了大劫氣運。
選拔如此嚴格的三陽真人,自然也在東華部洲的修行界廣為流傳,甚至連其他部洲都廣有傳聞。
而陸離此前雖有名聲傳出,隱約被人傳為劫運之子,有大運加身,甚至現在舉辦論功大會,都有眾多仙神前來,給足了麵子。
但不管流言如何說,眾多仙神如何給麵子,這些都隻是下麵那些真人的猜測,並不具有權威性。
而此時洞陽山大真人的舉動,無疑是給陸離那種種傳聞,進行背書,坐實了陸離氣運之子的傳聞,認可他具有大真人之姿。
這種認證,所代表的含義以及影響,那可就太多太多了。
是以一時之間,眾多赴會的仙神,都被這消息弄得頭暈,心情激蕩。
陸離也被這突然的任命,弄得有些暈,等到眾人視線聚來,他才稍稍緩過神,然後感覺有些夢幻。
‘我這就成為一個方麵軍指揮官了?’
相比於那劫運之子的認證,大真人之資的認可,陸離卻是更關注那些神靈的統轄權。
他回過神來後,看了一下那七位神靈,無一例外,這七位大神,全都是真法大成以上的修為,其中甚至有兩位已經真法圓滿。
再看看這些大神身後,七片祥雲上,將近四千神靈列陣而待,全都神色肅穆,此時用著情感不一的目光,看向了自己。
‘這份賀禮,真是不小啊。’
緩過神來後,陸離將這些任命為自己屬下的神靈看過一遍後,心中不由暗暗嘖舌。
他也沒有怯場,說什麼不敢統轄這些神靈的話。
雖然下麵那七位大神,對於自己分配到陸離手下,似乎有些不怎麼心服口服的樣子。
其中有以那兩位真法圓滿的大神為甚。
想想也是,他們神道在東華部洲,雖然勢弱於仙道,但自身所具有的力量,其實也不算弱。
唯一遺憾的,便是神道沒有出一位如大真人一般的神尊,統合整個東華部洲的神道力量。
如今隻能落得一個仙道附庸的處境,不得不說,實在讓人扼腕歎息。
而到了現在,他們神道如此實力,竟也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方麵軍,自行負責一個戰線。
反而要被拆分開來,分別歸入陸離與呂淵的麾下,受他們兩位真人支使,自然讓這些神道大神心中不服。
不過這是洞陽山大真人的命令,他們這些大神縱然再是不願,卻也是不敢違背,隻能不甘不願地向陸離拜服。
‘所以想將這些神靈徹底的利用起來,還是得以威勢壓服,再以利收心,這才能夠運使自如嗎?’
將其中關竅看了明白,陸離也收回了視線,然後連忙起,抬手對著這些大神虛扶道:“諸位道友快快請起,差遣二字不必多說。
我等皆是共倡大義,抵禦妖魔而已。
彼此無有高下之分,唯讓人敬重的,隻是抗魔之心,誅妖之功而已。”
陸離沒有因為有著命令,就因此高高在上,真將這些大神當手下驅使。
這時語氣中也頗為客氣,不過卻也並未示弱。
他最後所言的抗魔之心,誅妖之功,不就是說彼此想分高下,還是得拿功勞來論。
而他陸某人今日所開之會是什麼?
不就是論功之會。
所以功勞你們沒我大,那就乖乖給我聽話吧,認我當大哥。
七個神靈聽出了陸離話中的意思,又見他態度很客氣,原本一些不服之心,倒是少了許多。
這時卻見那鏡湖水神道:“陸真人之事跡,我等多有聽聞,今日所辦大會,同樣令我等欽佩。心中不由生出向道友效仿之誌。”
這是想要跟陸離比一比功勞的意思啊。
而即將到來的洲域之戰,無疑是最好的比賽場所。
“是極,我等心中都是欽佩,欲要效仿陸道友。”
其餘眾多大神也跟著紛紛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