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魂歸彼岸(1 / 3)

“還要去那裏嗎?”林風指著東邊的那一章問。

“當然要了。”

“那一章可是魂歸?彼岸。”

“那怎麼了?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怎麼,你做虧心事了嗎?”

“嗯,沒有沒有。”林風搖著頭趕緊說道,“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死,焉知生。視死如生,雖說是迷信,但總有一種精神寄托吧。人如果連那點精神寄托都沒有了,那就變成了行屍走肉。”

“是是是。”這話說的讓林風毫無反駁的餘地,隻有點頭稱是。

魂歸?彼岸

古人事死如生,對葬具及隨葬品的選擇都較為考究。遼金元三代作為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喪葬文化既有本民族特點,又與漢族傳統有所融合。遼早期,沿襲五代之風,以土葬為主,多隨葬大型魂器,中晚期流行火葬,以陶、石棺為主要葬具。金代盛行火葬。西京大同地區墓葬形製以磚室墓為主,其次為土洞墓,墓室內通常繪有壁畫,內容生動再現了墓主生前的世俗生活和時代特征。造型獨特的大型魂器、技藝精湛的陶棺瓷罐和極富特色的神秘覆麵,精心裝點了墓主的魂歸世界。

契丹、女真、蒙古族葬俗

契丹先民信仰薩滿教,早期多為樹葬與火葬結合的二次葬,遼朝建立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以先火化再土葬者居多;女真人原始葬俗為土葬,無棺無槨無封樹,後受契丹樹葬影響,出現了埋屍於樹下的葬俗,進入中原後,進一步受契丹、漢族文化及佛教的影響,葬式多為火葬,厚葬之風漸行;蒙古族多行土葬,一般運回故地埋葬,不留墳塚,後受宗教影響出現火葬,但仍以土葬為主。

魂器源流

魂器,作為一種具有濃烈時代氣息與鮮明藝術特色的明器,其造型特點和裝飾風格從我國漢代至元代經曆了一個由簡到繁、又由繁入簡的發展演變過程,從起初的穀倉功能慢慢演變成具有宗教信仰的明器。在我國曆史中,不同時期、地區、民族對於魂器的稱呼大不相同,一般有稱“五聯罐”、“穀倉罐”、“堆塑罐”,也有稱“塔式罐”、“骨灰壇”、“魂瓶”等。

“看,遼魂塔。”

這件魂塔由底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三者之間均可分離,塔身、塔頂兩部分中空,底座呈覆盆狀,底平麵呈圓形,下口部短折沿方唇,四壁斜直。塔身呈五層式寶塔狀,從下至上體積呈逐漸縮小狀。底層口沿外翻,上貼圓形獸麵貼片。另外,在塔身及底座又設置樣式不同的鏤孔,從而增加了魂塔的美感。

“這裏還有一個小的。”

遼魂塔

魂塔:整體為塔式罐,上部為罐狀,侈口,短頸,壺門形鏤孔,貼塑獸頭;底部呈覆盆狀,雕有花形鏤孔,其上貼塑有力士、花卉;器身多用黑、白、橙三色彩繪,通體中空。

遼魂罐

該罐直口,鼓腹,平底,帶塔形蓋。蓋上部高雕兩周外展的蓮瓣,下部貼塑獸麵:罐肩部貼塑如意雲頭紋、獸麵紋等,周圍彩繪有蓮瓣,花卉等紋飾,彩繪用黑、白、橙三色。

許從贇夫婦墓魂器組合

魂器是專為祭奠、安托亡靈之用的冥器。遼代許從贇夫婦壁畫墓出土了3件較為完整的魂塔、魂罐、魂瓶,形成一套典型的魂器組合。每件均由上、下數件組合而成的套件器物,多采用貼塑、鏤空、彩繪等裝飾風格,內容有童子、蓮花、卷雲、力士、獸麵等。從目前考古資料來看,集中出土於遼寧、內蒙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區,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