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天下豪傑(六)(3 / 3)

“馬上要黑的時候,霞光是不是最晃眼?”尊主問道。

信眾們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那時候甚至可以直視太陽,卻往往被霞光晃的得眯縫起眼睛。

“霍崇就是這霞光。等霞光一落,就黑了。霍崇一死,下必定陷入黑暗世界,若是無無生老母相救,我等都得死。那時候我等起義,並非是要坐下,而是要掀起我白蓮教的旗幟,讓下凡的無生老母能知道我等所在。若不這樣,我等死無葬身之地。”

福建貫道門派的首領們身穿六合道袍,腳踏雲履。講述著道門對霍崇的相助,長信道長被反複提起,仿佛霍崇的勝利乃是長信道長施法念咒的成果。

“長信道長已經老邁,霍崇才不能誅滅清妖。一旦長信道長歸,下定然大變。那時候我等當起兵。掃除妖孽,恢複人間。”

這邊的首領的口沫橫飛,下麵的信眾之中有人偷偷起身,溜了出去。到了外麵,信眾加快腳步沿著路出發,跑到一處所在。這裏已經有兩個連的華夏軍,這位同誌趕緊道:“正如所,他們在鼓動造反。”

帶隊的縣武裝部的同誌聽聞實錘,下令部隊前去抓捕。然而這些教派也不是傻瓜,也安排了人警戒。見到華夏軍來了,當即發出警報。

一眾人等得知來了官軍,立刻逃走。本地人路熟,又是走慣了山路的。雖然華夏軍行動迅捷,卻還是讓這些人跑了大半。那些首領更是逃的無影無蹤。

消息如雪片般的彙集到了各省,又向京城傳遞。禮部此時已經組成了常設機構,內閣成員盡數是禮部出身。看到這些消息,讓內閣成員又急又氣。

在暫時轉為內政之前,華夏軍掃蕩四方,這些玩意就是渣渣。根本沒被放到眼裏。怎麼滿清還不敢發動**,這幫渣渣反倒跳起來。根據大量口供得出的結果,這些人仿佛是被什麼召喚了一樣,全數開始準備造反。

內閣商議許久,也沒能找出其中的關聯。難道是滿清派遣了大量人員滲透其間,鼓動這些五花八門的教派、會黨、教門造反麼!

這個觀點看著非常有道理。然而高龐還是提出了異議。以前滿清和這些勢力打的如火如荼,鎮壓起來毫不手軟。你別人起來鬧事,還好。怎麼連遭到滿清血洗的理教都起來要造反。

若是滿清真有這樣的能耐,他們就不會輸的這麼慘。在華夏朝廷與滿清作戰的時候,這些家夥們起來對抗華夏朝廷,一定會讓華夏軍付出很大代價。

既然事情商議不出結果,按照習慣,事情就提交到了霍崇這邊。

和以前一樣,霍崇看完之後並無絲毫慌張,甚至有些恍然大悟的道:“原來消滅**會道門的理由竟然在這裏。”

內閣成員都不明白老大到底想明白了什麼,不過大家也不急。老大霍崇能想明白,就等於大家能明白。與那些封建君主不同,霍崇從不藏私,尤其是在這些大事上。同誌們不明白,霍崇也會通過學習、講座、報告會,壓著同誌們搞明白不可。

“以前那些人不動彈。不是他們不動,而是我們並沒有把組織建設到基層。雖然這個描述不合適,也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聽到霍崇的分析,內閣成員們覺得思路登時能連接上了。原本看似難以理解的從南到被從東到西的大聯合,現在就有點能理解了。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被華夏朝廷派遣了工作隊,建立起了基層組織與政權。

可還是有人不信,“陛下是我們擾動了那些會道門?所以他們就要造反!他們的膽子就這麼大?”

霍崇笑了笑,卻忍不住咳嗽了兩聲,“咱們年輕的時候誰沒吹過牛。吹牛的原因是我們見過一些因果邏輯,卻並不了解這些。譬如,起義造反就能坐下。這是剛發生的事情。這就是那些人能理解到的。但是他們恰恰不能理解如何做。所以,他們為了反擊他們正在失去的對人民群眾的控製,當然要找一個看似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幾年隨著基層的建設,衝突早就有,那些封建會道門其實一直在敗退,大概是敗退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再退下去,人民就要全部跟著咱們走了。不,我的不夠準確,是絕大部分群眾要跟著咱們走了。”

聽著霍崇用盡可能精準的話描述著發生的事情,內閣成員們一時無法反駁。在大家的感覺中,是那幫會道門們跳起來要造反。但是在霍崇看來,這不過是朝廷政策執行過程中導致的一種反彈。

打破沉默的是雷虎。這位總參謀長問道:“剿滅要花費極大的力量,或許會給滿清可趁之機。先打誰?”

“封建會道門。會道門的**性本就沒什麼好,極為**。封建製度又是我們必要反對和摧毀的。把他們與滿清之間作比較,起碼算是個半斤八兩。”霍崇答道。

內閣成員們想了想,覺得也真是這回事。雷虎眼中已經有了認真的殺氣,“陛下是覺得滿清要比這些會道門更不**一點?”

“不。在我看來,人民是我們的根本。滿清的目的是爭奪政權,封建會道門是真正和我們爭奪群眾。這些人更危險。”

到這裏,內閣成員已經明白了霍崇的意思。稍加商議,也覺得非得動手不可。畢竟這些人已經有了造反的準備,一旦滿清打過來,他們定然要鬧事。與其那時候被動,不如此時先發製人。

半年後,弘晝終於得到了消息,華夏軍正在四處征討各地教派。戰鬥在整個華夏朝廷統治的地區內全麵展開。

將這些並報給弘晝的滿清大臣滿臉喜色,“主子,該出兵了。奴才等人已經打聽的明白,賊軍已經四散,開封幾乎沒了守軍。若是此時出兵,奴才願意領軍。”

弘晝當然希望這是真的。然而想到霍崇以往的用兵,弘晝又沒了膽量。畢竟,十幾年前,被弘晝老爹雍正處死的大將軍年羹堯以‘用兵飄逸,作戰紮實’評價過霍崇。

這樣的評價在十幾年來被反複證明。在朝廷裏麵有太多人感歎過,若是年羹堯當年沒死,霍崇無論如何都不會有今日的局麵。

所以看著霍崇人馬分散,是個絕佳的機會。可若是搞錯了呢!

然而弘晝卻沒有遲疑。這幾年來,弘晝明白滿清當下的局麵已經是他殫精竭智之後能做到的極限。再過十年,也不會比現在好到哪裏。可那幫會道門卻正在被殲滅。等會道門被霍崇剿滅之後,霍崇再沒有其他能幹的事情。

“準備出兵。”弘晝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