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他的第三部小說《戮日》完成於1990年5月。小說包含了他生命中所有特殊時刻的歡欣、變態與失常。他第一次用沉重的語言審視了自己。書中再一次出現對世俗的挑釁與冒犯。小說中,尹他稱讚了蒲蓉的聰慧,徐以倩的馴順。同時,以蒲莉為原型的主人公陸一為,作為尹他的愛人,在開篇便已死亡。這使得這部小說頗像一部挽歌。尹他不得不思考性、家族和死亡之間的共同感受。小說的最後幾個場景,以西寧那幢爛尾樓為背景。在與葛姝進行生平第一次也是最熱烈的一次性交之後,尹他將其殺害。他看到葛姝的魂靈升到空中很高的地方。在《戮日》中,每一種行徑都充滿殘酷和暴力,並且顛覆自身。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尹他的記憶才得以延續。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延續記憶的方式,是在暴力與極端的臆想中,打撈出無序的片段,將他們根據杜撰再整合成為一段新的記憶。尹他在所有的荒誕不經中這樣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死亡:??我坐著。身旁是大塊的獸骨。往昔的所有魂靈,鋪張在凋零的玫瑰花蕾上。死亡驟然降臨。盡情地表現疑惑與不解,我已經體驗過每一種被嘲弄的方式。來自各種方向的幻聽、名譽、性愛和神秘包圍著和平地死亡。有一種死亡的方式可以震驚自己,在一片荒原開始新的生活,關注任意形式的退化與破壞。我把耳朵給你,任何死亡都不會讓你懷疑。我已經活了很久,就像過完了一生。??當尹他在創作的最後陷入與自身無法和解的衝突後,他就在醞釀一場結束自己生命的計劃。他時常聽到微弱而斷續地呻吟,看見屍體遍野。那些屍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小腹微微隆起。尹他在對遺忘、重塑、殘暴等一切作出回應。??《戮日》是一部死亡之書。尹他幻想了蒲莉之死。但想到蒲莉的死,尹他便焦慮不安,仿佛失去了整顆心髒。蒲莉的屍體漸漸融入自己的身體,在葬禮上行竊。通過身體的反叛,投射出他對蒲莉的重新塑造。蒲莉的身體傷痕累累。尹他無比迷戀這種微弱的生命跡象。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微微發熱的身體,卻又不允許其展現出過分強烈的生命願景。死亡的哀痛讓他反思自身,但在臆想的性愛中,他又變成一個沒有經驗的少年。躲在黑黢黢的爛尾樓背後,品嚐著漠視與拋棄的滋味。在《戮日》的書寫過程中,尹他幾度因為過分激動而在突然間流下鼻血。那些血液近乎黑色。他享受這種鐵器的味道,這是他生命元素的證據。《戮日》對它的讀者充滿了誘惑與挑釁。但對於尹他來說,它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這本書的書寫,完全是為了這個死去的女人,我曾經與無數個她親密地生活。陸一為微弱的生命跡象,讓我義無反顧地走向一種無畏與決絕。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生命源頭無可遏阻的力量。它們絕望而迷人,並且源於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