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餃子,祭天(2 / 2)

“謝謝爺爺奶奶,我們去找我爹我們去。”

王振和王亮一看,麻溜的爬了起來,直奔正在做飯的王媽。

同樣的跪地,同樣的說吉利話,同樣的紅包。

給王媽,王爹拜完年以後,王振帶著王亮開始去村裏拜年。

首先是王五爺家。

磕頭,拜年,又是兩個紅包。

六爺家。

磕頭拜年,又是兩個紅包。

二爺家。

磕頭拜年,又是兩個紅包。

大伯家。

磕頭拜年,又是兩個紅包。

就這樣,一圈的爺,伯,叔下來,王振和王亮收了十幾個紅包。

雖然這些紅包都不大,基本都是五塊十塊,可是意義卻非常不同。

即帶動了傳統的拜年習俗,也讓眾多孩子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

拜完年。

王振和王亮回到家的時候,王媽已經做好了早餐。

三十這天的早餐是餃子。

盛好的第一碗並不是給人吃的,而是要祭天。

沒有盛大的儀式。

也沒有焚香。

盛好的餃子放在樓頂高處。

誠心的對著天拱手拜拜,說一些祈求保佑的話。

比如,老天爺保佑我家平平安安,老天爺保佑我家財源廣進等等。

至於有效沒有,說真的王振也不知道。

但是,身負異能的他,的確在王媽祭天完以後,發現了一股能量融入天空不見後,王家人包括他,似乎多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對此,王振並沒有太過驚訝。

早在得到異能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世界並不是普通人看到的那麼簡單。

傳說中的異能都有了。

那麼仙神鬼怪肯定也不是傳說了。

之所以沒有見過。

無非就是因為地理環境而已。

畢竟,一個平原,

你能指望出什麼風水寶地?

沒有風水寶地,能誕生鬼怪。

當然,那是以前。

現在的農場,在經過王振的改造,已經勉強算是一個風水寶地了。

不然的話,農場裏麵的東西也不會,不管是種植的東西,還是養殖的東西,都比外麵好吃了。

那怕是裏麵生活的動物,也比外麵聰明了。

祭完天。

王家開始吃餃子。

一家人不存在客氣的說法。

一人一大碗,沒吃飽的話,繼續盛。

等到吃飽喝足,就是半個小時以後。

往年這個時候,王家人要麼出去玩了,要麼去串門了。

可是今年因為有了遊客的原因,王家人隻能在家裏等著,

他們在等村裏工作的人過來集合。

這一等,就又是半個小時。

等到人來齊以後,王振帶著大家一起來到了農場,挨著給正在餐廳吃餃子的顧客們拜了一個年。

甚至,王振還給了那些遊客的孩子,每人一塊錢的壓歲錢。

不要覺得少。

這時候的農村,一塊錢對於孩子來說,已經算是高的。

可以買十盒呲炮,十片辣條,十包零食,兩包方便麵了。

給遊客拜完年,接下來就是等遊客們吃完飯了。

因為有孩子,有老人,這個過程自然快不了。

正好給了那些擺攤的村民一些準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