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煙花,篝火烤全牛(2 / 2)

不少窩在家裏的遊客都表示後悔了,沒有報名過來農場過年。

把那些在場的遊客,得意的笑容都沒有少過。

三十,南河這邊有個傳統叫做熬年。

什麼意思那?

放在現代,對於一些夜貓子來說,那是非常常見。

那就是熬夜。

不過,此時的熬夜是一項傳統。

是指值夜,把舊年和新年這一年平安的度過,

直到晚上五點左右,放了新年第一掛大炮,那些值夜的人才會回去睡覺。

因此,到了晚上,篝火的中間,遊客們為了打發時間,坐上了牌桌。

當然,這些都是中年人。

老人和小孩,還有一些不喜歡熬夜得女人,則早早的就被家人送回去睡覺了。

“對三”

“對二”

“炸彈”

伴隨著鬥地主,跑的快的叫聲,時間過了十二點,進入了初一的淩晨。

劈裏啪啦……

巨大的鞭炮聲從四麵八方傳來,一直不覺。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來到了淩晨五點左右。

大家一看都差不多了,紛紛開始互相告別,回到居住的地方,放響了新年的第一炮。

隨後,這才睡去。

忙碌了一夜。

王振和王亮,以及眾多兄弟依舊神采奕奕。

見此,王振讓他們散了,他則和王亮一起朝著別墅走去。

等到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王媽已經做好了早飯。

一家人吃飽喝足以後,便開始了今天的工作。

上墳。

初一,十五,上香上墳,

農村有兩祭。

清明,初一。

東西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黃紙,鞭炮,貢品。

黃紙需要印錢。

原因就是剛買來的黃紙是不能直接燒的。

而是需要家裏的男人用一張大額紙幣挨著放在黃紙上麵拍打,擠壓。

正麵印正麵。

反麵印反麵。

一疊隻需要打上下兩麵,就可以用了。

至於印好的錢管用不管用。

這個東西,既然能夠流傳那麼久,肯定是有點道理的。

因為王大姑就曾經被王振一個叫霞叔的親叔叔托夢過。

內容有點讓人好笑。

那就是初一燒的錢都被姥奶給收走了,他沒有錢花,讓家人再給他燒點紙。

由此可見,燒紙這東西,能夠流傳那麼久,並不是子虛烏有的。

至於鞭炮。

聽老人說這是為了嚇跑那些想要搶錢的孤魂野鬼用的。

一般用在把紙錢點著以後。

而貢品。

則多數都是逝去的人生前喜歡吃的。

一般來說,都是饅頭,水果,酒,或者一些生前沒有吃過,或者少見的東西。

燒紙的時候,擺放在一邊就可以了。

東西準備好。

王爺爺,王爹,王振當即坐上王亮開的拖拉機出發了。

至於為什麼家裏的女人不去。

那是因為傳說中的鬼屬於陰。

女人則也屬於陰。

而初一則是鬼門大開的時候。

如果女人去上墳,很容易招惹不幹淨的東西,或者衝撞到先人。

因此,除非家中無男人。

不然的話,一般上墳的都是男人。

這也是為什麼,南河這邊家家戶戶都以生兒子為榮。

畢竟,如果家裏沒有一個兒子。

人一死。

恐怕連一個逢年過節,上墳的人都沒有。

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