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化緣(1 / 2)

餘光少年氣盛,可沒有耐心聽梵音,與劍一不同,劍一念清心咒能靜心,他聽清心咒快瘋了。

“劍兄,你快別念了,我感覺我就是孫猴子,你就是玄奘法師,我聽得腦殼疼。”

“唉……你還是太年輕了,等你年紀大了,就懂了。這清心咒效用良多,一遍下來恬淡無欲,無欲無求。”

餘光直晃腦袋,“劍兄,你才比我大多少歲,還年紀大!你有沒有想過,念多了可能會出家,到時候連媳婦都娶不著。”

“呸,呸,呸,這話說得我都快信了。”

劍一語重心長道:“光兄,還沒說,現在這個鬼地方,你還真得學學這清心咒,不然你的媳婦是有了,不過就是個鬼媳婦,還可能是個尼姑。”

餘光翻了個白眼給他,“哪壺不開提哪壺,為了讓我念清心咒,無所不用其極,太狠了你。”

“那你學不學?”

“不學,不學,就是不學。”

劍一微微一笑,不再理他。當初他也沒想學,覺得梵語如碎碎念,直到被他父親帶他進了寺廟齋戒一個月。

佛曰:“劍一有慧根,可上供白銀萬兩。”

他父親一開心,揮手給佛祖重塑金身。

還小的他不懂梵語為何物,耳濡目染之下,各類經文都有所閱覽,經典咒文倒背如流不在話下。

這當然是他機智聰慧,也少不了主持的格外關愛,有時他甚至懷疑主持打算讓他當小和尚。

好在父親義正辭嚴,說他有萬貫家財需要繼承。要是讓他皈依佛門,這佛祖的金身怕是隻能重塑一次,而不能源遠流長。

在主持的深思熟慮之下,放棄了讓劍一皈依佛門的想法,倒是想讓他成為佛門的宣傳大使。

在俗世之中宣揚佛法,尋找有慧根的門徒。

教導劍一的是慧覺法師,慧覺法師待他很好,給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教會了他許多做人的道理。

僧人們聞鍾而起,聞鼓而眠,聞板上殿,聞梆過堂,日日如此,劍一也如此。

為期一個月,朝暮課誦、布薩誦戒、上供、過堂、普佛等等日常活動劍一都習以為常,要不是父親來接他,他都認為自己是個小沙彌。

不過對於經書梵語,他並沒有覺得有用。他讀,他記,他背,不過是慧覺法師的要求。就像是學堂上,孩子們被要求背誦四書五經,孩子們並不知道有什麼用,隻是背不好就會被教鞭打手心。

這個觀念被慧覺法師察覺到了,於是有了第一次化緣。

小劍一端著是小缽,慧覺法師端的是大缽,這是他們化緣用的盛具。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為如法之食器,應受人天供養所用之食器,又為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

“小七,你可知何為化緣?”

“能布施齋僧的人,即與佛門有緣,僧人以募化乞食廣結善緣,故稱化緣。”

慧覺法師點點頭,很滿意,劍一在記憶這方麵沒讓他失望過。

“不錯,那你知不知道’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這其中的意思?”

“佛為化緣而來世間成佛,佛雖入滅,化緣未絕。此一尚未完滿的化緣,有待後世的佛子來繼續完成。”

兩人一路上探討化緣,下山後,路過一戶人家。

“小七,你說這戶人家是否與佛有緣?”

“師傅,待徒兒上前化緣便可得知。”

慧覺法師再次點點頭,對劍一十分喜愛。

小劍一按照佛門規矩敲門,一女子開門問道:“來人是誰?”

小劍一雖然隻入住寺廟一月,可規矩都是按照寺廟的規矩來,據說這是父親要求的。因為這一決定,小劍一本就稀少的頭發給剃光了。

劍一聽到開門聲,見到是位漂亮的女施主,開口說道:“女菩薩,方便小沙彌化個緣嗎?”

女施主挑逗了一下他的下巴,又捏了捏他的臉,最後摸了摸他的光頭,然後說道:“稍等,我給你裝點素菜。”

說著接過他的缽就關上了門,他都沒來得及說他還有一個師傅,不過師傅的缽也太大了,怕嚇到了這位女菩薩。

“隻是為什麼要蹂躪我的臉,是不是每次化緣遇到女施主都要犧牲我的臉蛋?”

慧覺法師遠遠地望著,看著小劍一第一次去化緣,沒想到第一次就遇到了有緣之人。

不像他,第一次化緣就遇到惡語相向之人,把他與乞丐相提並論。所謂惡語傷人六月寒,那次化緣讓他印象深刻,那些傷人的話化作噩夢,讓他夜不能寐。

主持知道後,跟他說道:“化緣,化的是有緣之人;無緣之人,莫強求,但求問心無愧。行功德事,做功德人,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慧覺法師還想將主持的話傳給他,然而世間人皆不同,有的人的人生或許坎坷,可就有的人順風順水,扶搖直上。